合肥以“绣花功夫”织密城市治理“针脚”

合肥在线2022-01-06  196

导读:漫步在合肥的大街小巷,入眼是路净景美、秩序井然;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小区中,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习惯;在新一轮大拆违的高压态势之下,昔日的“违建之地”成为“便民之地”……2021年合肥持续以“绣花功夫”织密城市治理的“针脚”,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

漫步在合肥的大街小巷,入眼是路净景美、秩序井然;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小区中,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习惯;在新一轮大拆违的高压态势之下,昔日的“违建之地”成为“便民之地”……

2021年合肥持续以“绣花功夫”织密城市治理的“针脚”,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于末节处用力,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城市在更多细微之处呈现出新变化,带给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和满意感。

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生活新风尚

在芜湖路香港街巷口,坐落着一座充满徽派气息的精致小屋,这是一座新建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站”,原先的老式垃圾桶没了踪影,换成宽敞明亮的分类站点,四色桶分类摆放、换气净化一应俱全、分类知识一目了然,还有热心的物业大姐手把手教居民如何分类。

如今,像这样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站在合肥越来越多,垃圾分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生活的一种新风尚。

2021年12月1日是《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一周年,垃圾分类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后,为该项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合肥垃圾分类工作构建新体系,打造垃圾分类全程闭环。

走进全省处理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厂——龙泉山皖能生活垃圾焚烧厂,这里的建筑风格看不到传统工厂的痕迹,而是“公园式”,园区中也闻不到刺鼻的异味。

像这样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合肥现有6个,每日能“吃下”9000吨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已大于全市每日垃圾产生量,全市生活垃圾已实现“全焚烧、零填埋”。

拆违数量和面积为过去15年之最

2021年6月,合肥公布了全市首例违建房产标注案件——新华御湖上园4户违法建设的房产信息上报至不动产登记部门进行标注,对附有违法建设的房产采取限制房屋交易和登记等措施。

“在核实确属违建的基础上,当违建业主不配合,违规房产标注程序就会启动。”该负责人介绍,市城管局、市自规局、市房产局联合办案,组织实施。这一创新举措效果显著,多处违规房产当事人已主动开展自拆,提高违法成本,打击了违建者的侥幸心理、观望心态。

自2020年11月2日起,合肥以雷霆之势,全面打响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一处处违建被拆除,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其中包河区五金机电商贸城、蜀山区神剑科技老厂区等集中连片违建重灾区得到有效整治。截至目前,拆除违建6.78万处,面积910万平米,数量和面积为过去15年之最。拆除违建的数量和面积为过去15年之最。值得一提的是违建的自拆、助拆率达到94.2%。

在“拆”的同时,合肥城管以为民服务为导向,推进拆后恢复和重建,将拆违做成民生工程,原本的违建之地变成了公园绿地、市民休闲健身场所或临时停车位,赢得广大市民拍手称快。

聘请万名监督员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2021年10月13日上午,聘请万名城市管理义务监督员启动仪式在天鹅湖市民广场举行,通过面向全市聘请万名城市管理义务监督员,引导广大市民广泛参与,构建全方位的监督格局,实现城市管理多元共治。

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过去一年,合肥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在共建共治共享上频频发力。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合肥不少沿街商铺门前都挂上了一个全新蓝色小牌子——“门前三包”。从2021年9月底,合肥重启“门前三包”责任制并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施行,引导商家做到“管小家,美大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模式,共同维护城市环境的干净整洁和规范有序。

加强道路深度保洁、拆除违规楼顶广告和招牌、整治空中缆线、开展“还路于民”“文明养犬”等专项行动……随着一系列城市管理举措的实施,合肥全方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胡少殊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瑜香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107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