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卡塔尔世界杯如火如荼,掀起又一波运动热情。在合肥,一直以来运动的活力,让这座城市散发着别样的魅力。近日,安徽省运会上,合肥多位中小学生拿下金牌;各类体育场馆内外,年轻人流行的跑酷、搏击、攀岩等潮玩风靡一时,同时,还有围棋、马拉松领域有分量的…
卡塔尔世界杯如火如荼,掀起又一波运动热情。在合肥,一直以来运动的活力,让这座城市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近日,安徽省运会上,合肥多位中小学生拿下金牌;各类体育场馆内外,年轻人流行的跑酷、搏击、攀岩等潮玩风靡一时,同时,还有围棋、马拉松领域有分量的人与故事……
合肥运动的背后藏着哪些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化,本期文化合肥就让我们从“动感合肥”中看看这座“活力之城”。
合肥“侠们”在省运会上夺得多个冠军
近日,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于滁州市闭幕。本届省运会中,合肥的青少年可谓是大展拳脚,各类奖牌闪耀,一展合肥体育少年的风采。
先来看看这位年龄最小的选手,他就是今年刚满8岁的钱迦勒。他来自合肥市青少年体育学校。这一次的省运会上,他一个人就拿了四块金牌,其中三块来自自由体操、个人全能和双杠的单项冠军,还有一块金牌来自男子团体。
8岁的钱迦勒专注于比赛。
钱迦勒是家里的“二宝”,谈及这个小儿子,妈妈唐小丽非常自豪。还记得在儿子5岁半的时候,夫妻俩带着他去体育学校玩,孩子对体操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唐小丽就让孩子留在那里学了一天体操。“我一看训练太苦太累了,实在不舍得孩子吃苦,就把他接回家了。”唐小丽回忆,但后来经不住教练的劝说,加上钱迦勒自己也特别喜欢,这才又把他送去学习体操。
多年来,年幼的儿子一直坚持练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作为母亲,看到孩子两只手掌的皮破了一块又一块,心疼不已。“我曾经想过不让他练了。”但儿子对体操的热爱,让她很感动。“这次获得这么多金牌,他对我说,‘妈妈,我太喜欢练体操了,我要练一辈子,进国家队,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
15岁的李心悦今年刚上高中,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她的身体里天生就带着运动的基因。在今年省运会上,李心悦一举拿下了48kg女子拳击比赛的冠军。说出来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她是从14岁才开始系统练习拳击,仅仅一年多,她就获得了全省第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十几岁的小女孩应该是娇滴滴的,但李心悦却并非如此。爸爸李维龙告诉记者,女儿对拳击运动非常喜爱,即使练习对抗时会鼻青脸肿,她也毫不畏惧。“之前有一次因为身体不适不能训练,她还急得哭呢。”对于李维龙来说,只要女儿喜欢,她也会让她一直练下去。
在此次省运会上,16岁的男孩吴成俊获得了中国式摔跤70kg组的冠军。在教练尚昌林的眼里,吴成俊是一个听话内向的孩子,刚到体校时,他绝对不是最出众的那一个,但是对于训练,他却从不含糊。“他的训练非常刻苦,别人偷懒,他却每次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尚昌林说,“这孩子协调性好,耐力也很好,每次长跑训练,他都能跑第一。”也正是由于这样吃苦耐劳的品质,才让名不见经传的吴成俊最终拿到了省运会的冠军。
在省运会获奖名单上,七年级的刘斐凡的名字出现了三次,青少年部游泳女子丙组4x100米混合泳接力第一名、青少年部游泳女子丙组蝶泳全能第二名、青少年部游泳女子丙组蝶泳200米第三名。
其中,在游泳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赛,刘斐凡和队员不仅合作拿了第一,刷新了全省14岁以下女子4x100混合泳接力的纪录。在指导教练和老师的眼中,刘斐凡在游泳上有极高的天赋。她9岁开始学游泳,不久便在省市区各项比赛中频频获奖。
刘斐凡顶住压力,游出自己最好成绩。
自1959年首届安徽省运动会开始,合肥就几乎包揽了金牌榜和奖牌榜以及总分的三项排名第一的成绩。其实不论是年仅8岁的小将,还是成年人,对于合肥的运动健儿们来说,努力拼搏、永不言弃就是他们一直以来传承的体育精神。
攀岩、搏击、跑酷……潮玩运动闪耀合肥街头
除了竞技体育比赛,合肥大街小巷还“藏”着各式各样的潮玩运动。各种潮玩运动项目层出不穷,室内攀岩成为勇气和力量的代言,拳击搏击从小孩到成人都是它的爱好者,再来一波帅气逼人的跑酷和飞盘闪耀全场……
在合肥的“长江180艺术街区”,有一个室内攀岩馆,它的创始人就是有着“亚洲蜘蛛人”之称的李童星。李童星今年40岁,他上过“最强大脑”,是中国盲攀第一人。爱上攀岩的时间是大学毕业后,李童星在县城的一所学校里做英语老师,但对极限运动的热情让他对自由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于是他辞去了工作,开始了他的攀岩生涯。对李童星来说,攀岩是一种身心的放松,每一次攀爬,他都是全身心的投入,这种感觉总能给他带来内心的安宁。由于常年在外培训和比赛,去年,李童星把他的攀岩馆出让给了一位年轻的攀岩爱好者,他就是32岁的焦学超。
焦学超已有12年的攀岩经历,曾经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难度第五名,第一节“徽岩”年终赛攀岩冠军,合肥市全民健身运动会攀岩难度季军。接手攀岩馆,焦学超有自己的想法。“我是一个攀岩的爱好者,我更希望能把这项运动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尝试并参与进来。”
在他的攀岩馆里,更多的是青少年和少数热爱运动的年轻人。青少年参与这项运动主要还是源于家长,他们更希望通过攀岩来锻炼孩子的身体、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意志力。
“现在在合肥,参与这项运动的人并不是很多,我们希望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大家摆脱攀岩是极限的、危险的等刻板印象。”焦学超表示,“从全国各地的经验来看,攀岩运动进校园并纳入省市运动竞技项目也越来越普遍了。我也希望这项运动未来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攀岩运动就已经进入我国。几十年的光阴也见证了中国攀岩从幼小到成熟、从鲜为人知到万众瞩目的过程。随着攀岩成为东京奥运会、陕西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项年轻人青睐的时尚运动正在国内飞速发展。而安徽省攀岩队也正在积极筹备组建中,全面普及和推广攀岩运动,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为攀岩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使攀岩运动成为一种时尚、高雅的体育健身选择,
如果你玩过跑酷游戏,对这项运动就不算陌生。在合肥正在悄悄流行着一种真实的“跑酷”,张宇就是合肥一家专业跑酷运动场馆的开办者。据记载,这项运动进入中国可以追溯到2006年,据中国极限运动协会统计,全国有150多家有组织的跑酷俱乐部,但在合肥,这项运动的参与者仍不算多数。
张宇告诉记者,合肥的跑酷大约兴起于2018年,当时这项运动在大城市已经很流行了,但对于合肥人来说,仍知之甚少。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他的场馆内多数吸引的是青少年,家长会让孩子从跑酷运动中去锻炼协调性、反应能力,当然对身体也是大有好处的。目前在练的以小学生为主,最大的孩子也只有15岁。“这算是一项极限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初学者要在保证环境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由专业教练指导进行。”张宇说,跑酷的训练一般会在室内,一旦熟练了之后,就可以从室内转向室外了。
作为合肥跑酷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宇希望这项潮玩运动能够为更多的人知晓和接纳,它可以帮助你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同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也很高。“在遇到一些自然灾害或者车祸等紧急事件时,熟练跑酷的人脱险几率将比普通人高出20倍以上。”
在合肥,柏浩有一个自己的搏击俱乐部,八年前这里是做职业搏击的,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这里就慢慢成为了面向大众的俱乐部。
如今,这里从学生到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都会来这里训练。“很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武侠梦,而这里也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这个梦。”柏浩说。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生活的压力普遍很大,搏击还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提高专注力,是年轻人非常热衷的运动之一。“当然在对抗搏击时,也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大家一般都会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去实战,实战过程中也会带保护装备。”
与马拉松长跑不同,合肥还有一批“趣跑者”。他们往往想象力丰富,会专门设计各种各样的图案线路,一般都在五公里到十多公里之间,是大多数跑友都能承受的范围。
44岁的贺利琼就是其中一个。她是城市的白领丽人,也是一位母亲,同时还是一位趣味跑步爱好者。
在贺利琼的朋友圈,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跑步留下的轨迹,时常是一个灯泡,或一个虎头、一面扇子、一根棒棒糖、一个爱心……有一年母亲节,她在大蜀山脚下还跑出了一朵玫瑰的图案。
贺利琼真正开始跑步,则要追溯到2006年。那时贺利琼准备去西藏旅游,跑步则是为了让身体更强,去适应高原反应。
无意中的一个决定,结果让跑步变成了伴随自己最大的爱好,贺利琼不仅坚持下来,而且越跑越上瘾,在清晨和傍晚,她总是喜欢一个人跑上10公里左右。
随着认识跑步的跑友越来越多,贺利琼加入了趣味跑的各种小群体,每当跑出一个好看的图案,她总喜欢发到跑友群里,以吸引更多的跑友,来参与这种有趣的运动。
合肥的体育历史和文化故事
用“合肥普通话”传播围棋文化
一直以来安徽、合肥与围棋都有着不解之缘,不少历史名人都与围棋有一段故事。在围棋尚不普及的时代,安徽就有围棋的基因和传承。
让合肥围棋真正名声在外的,是地地道道的合肥人王汝南。这位曾担任过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中国棋院院长的棋界“掌门人”,在中日围棋差距最大的年代,战胜日本九段高手;在中韩围棋实力悬殊的时期,率领中国围棋队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
王汝南给亿万中国人留下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那一口地道的合肥普通话。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拿出黄金时段来直播中日围棋擂台赛,一播就是两三个小时,按说主角应该是两位棋手,但出镜时间最长的,反而是讲棋的。
王汝南告诉记者,当时他讲棋的时候,带着满口“合肥普通话”,除了“干货”,更多的是照顾到围棋爱好者和普通观众,正是因为做到了深入浅出,把围棋的对战解读得非常有趣,观众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合肥人。
王汝南在合肥给孩子们指导下棋。
2013年,时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的王汝南牵线,把中日韩三国围棋名人混双赛引入合肥,这个在庐阳区三国新城遗址公园举行的三国围棋赛,让三国的九段高手们,仿佛“穿越”了时空。
让马拉松成为合肥人的骄傲
在中国,提到“马拉松”三个字,总绕不开合肥。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也是魏普龙的师父。魏普龙作为地地道道的合肥人,有两个身份:中国马拉松文化博物馆馆长和合肥市马拉松运动协会会长。
1956年,29岁的张亮友三次写信给贺龙元帅,建议在中国发展马拉松运动。1957年12月22日上午8点半,新中国的第一个马拉松测试赛在肥东梁园举行,30岁的张亮友跑出2小时52分34秒的成绩,这一成绩也被国家体委确认为新中国第一项马拉松纪录。
作为张亮友的弟子,魏普龙从56岁开始,第一次跑马拉松。如今,魏普龙已在国内外参加过110多场全马比赛,并带出了国内百公里越野赛冠军、亚洲越野赛总积分排名第一的梁晶,带领合肥市马拉松运动协会特战队连续三届包揽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海峡两岸城市挑战(团体)赛金牌。
魏普龙在小岭南马拉松赛道带队训练。
如今的魏普龙,更多的时候都在做马拉松的普及和传承工作,要在余生之年,用匠人的精神演绎中国马拉松运动的下一个精彩。
让保龄球唤醒城市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保龄球风靡合肥这座城市,全市大大小小的球馆有几十家,保龄球一度被称为“合肥第一运动”项目。
1999年下半年,因为想减肥,张玉红开始接触保龄球,打了几次之后,她就上瘾了,从业余球手、到职业球手、到国家队队员,到亚运会三枚奖牌获得者、世界亚军……
看过张玉红打球的人,都夸她的动作像教科书一样经典。动作自然、轻松、精准、优雅,张玉红说,自己可能与保龄球有缘,算是一种天赋吧。如今,张玉红已经45岁,一个身份是合肥中安保龄球俱乐部总经理,另一个身份是国家保龄球队现役队员。
张玉红在国内比赛中拿奖无数。
在合肥曾风靡一时的保龄球,后来逐渐走向衰落,几十家球馆陆续关门。直到2015年,合肥的中安保龄球俱乐部开馆,保龄球运动在合肥回归,省直机关、市直单位的比赛相继恢复,而合肥市体育局和合肥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一项大型比赛,已成为一项传统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高手参加,保龄球再度唤起合肥这座城市的记忆。
张玉红说,到目前为止,她的竞技状态一直保持得很好,她还会一直打下去,当下一代的球手超过自己的时候,她再退役,去做保龄球的推广,让合肥这座城市的保龄球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刘杨 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韦韬/文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1166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主题数 15591 | 今日评论 0 | 今日主题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