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合肥在线2023-01-01  211

导读:(一)坚持精准高效,疫情防控保持平稳有序。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143次高效会商“兵棋推演”,58次通告提示提醒,200余条举措精准施策,创新构建“五检”预警体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超前出台系列援企纾困政策,兑现资金超550亿…

(一)坚持精准高效,疫情防控保持平稳有序。

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143次高效会商“兵棋推演”,58次通告提示提醒,200余条举措精准施策,创新构建“五检”预警体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超前出台系列援企纾困政策,兑现资金超55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100万户次。“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确保物流货运畅通无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温暖防疫,有力保障群众正常生活、城市有序运转。30多万防疫人员战高温、顶寒风,日夜坚守;近7万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疫”路守护;千万合肥市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汇聚成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构筑起护佑生命的铜墙铁壁。

(二)坚持自立自强,创新引擎释放强劲动能。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速建设,能源、大健康、人工智能、数据空间研究院建成运行,环境研究院挂牌成立,先进光源可研获批,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设施园区交付使用。全国规模最大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开通运营,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成功升空。“人造太阳”实现亿度千秒等离子体运行,星地时间频率实现百公里高精度传递,均创世界纪录。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单原子材料研究院组建挂牌,35家协同创新平台孵化科技型企业超千家。新增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4家、居省会城市第六,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8200家、增长近七成。“四链融合”深度推进,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17%。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举办首个科技创新日,成立科创(人才)集团,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27个,新增高技能人才5.5万人,新招引大学生首超30万人。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人才资源的持续集聚,正加速转变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三)坚持集群集聚,产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

战新产业加速崛起,空天信息、虚拟现实、氢能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重点产业链扩容至16条。光伏、新能源汽车产值首次突破千亿,集成电路产量增长35%。全年“双招双引”产业链项目近千个、协议引资额超5000亿元。中创新航等8个百亿项目开工建设,大众安徽等5个百亿项目建成投产,比亚迪一期10个月整车下线,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过百亿。数字赋能纵深推进,七成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赋能诊断,美的洗衣机入选全球灯塔工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科技服务业增长2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8%,均创近年来新高。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居万亿城市前列,“信易贷”授信总额超1100亿元,为5万户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合肥国际陆港一期建成,新开通国际货运航线3条,中欧班列开行768列、净增百列。快递业务量突破11亿件、增幅居万亿城市第三。电商零售额首超千亿,成功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产业能级持续跃升,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正成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

(四)坚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优化整合巢湖大统管机制,系统实施“五大工程”“四源同治”,开工建设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环巢湖鸟类种群创有数据以来最高纪录。污染防治成效显著,PM2.5浓度实现“九连降”。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良率85%。马合钢等污染地块40%面积完成修复。中央及省督察交办问题办结率超90%,罗河铁矿等4个矿山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园林绿化扩量提品,高品质推进骆岗公园建设,新增公园游园52个、城市绿道77公里,植树造林2.3万亩,抚育森林11万亩。成功举办第20届苗交会,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苗木花卉信息交易中心落户合肥。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3家,绿色建筑竣工面积2300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肥西县、合肥经开区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长丰县获批全省首个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县。绿色发展理念更加坚定,优质生态产品更加丰富,“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正成为人人可及、天天有感的最普惠民生。

(五)坚持攻坚克难,改革开放激发生机活力。

实施具体改革措施106项,形成制度性成果60多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亩均论英雄”、招投标“评定分离”全面实施,首创二手住房互换改革,新建幼儿园配建“三件套”广受市民欢迎。“一业一证一码”改革全面推开,惠企政策“一网通办”,“免申即享”范围扩大。再造“12345”服务流程,建立为民为企政务服务“总客服”。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组建数字长三角联盟,产业合作园区落地项目投资超500亿元。完成合肥都市圈范围调整和规划编制,启动建设首个市际毗邻园区(合淮共建区)。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形成54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12项全国首创,3项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汇资源,合肥发展的天地更加广阔。

(六)坚持宜居宜业,城市功能品质稳步提升。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取得重要成果,108个城市控规、91个村庄规划如期完成,江淮运河百里画廊取得阶段性规划成果。骆岗公园、东部新中心、运河新城、新桥科创示范区、未来科学城“五大片区”建设提速提品。市委党校新校区开工建设,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14个公共服务项目交付使用。合新高铁、巢马城际加快建设,建成、在建铁路947公里,高铁网络正由“米字型”向“时钟型”拓展。首条市级投资的明巢高速建成通车,建成、在建高速公路815公里。引江济淮合肥段通水试航,助力合肥通江达海。连接肥西的金寨路、南延庐江的宿松路、通向肥东的包公大道等快速路提前通车,建成、在建快速路267公里。轨道交通5号线北段开通,运营总里程171公里。“七项攻坚战”扎实推进,整治大市场10处,消防无水小区通水64个,改造供电自建自管小区48个、二次供水小区73个,解危D级危房2.4万平方米,建成和美小区117个。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75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93部。攻坚“安置难”,9.5万“回迁户”搬进新居,逾期5年以上未安置项目基本清零。建成充电设施8500个,新增停车泊位9万个。智慧城管平台覆盖全域,3万名城市志愿者踊跃参与,190万件市民反映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共建共治共享正成为城市建设新风尚。

(七)坚持强农富农,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推进2.3万亩“小田变大田”,新增2.8万亩耕地,建成21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产量295万吨,蔬菜产量250万吨,生猪出栏168万头,牢牢守护好市民“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新增国家种业阵型企业6家,建成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2个,118个农作物

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占全省80%以上,水稻良种出口连续四年全国第一,种子销售额首破百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全省示范,建成省级美丽乡村33个、美丽宜居自然村722个,创建省级文明乡镇18个、文明村25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8.5%,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覆盖面99%。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两项工作连续4年获全省表彰。和美乡村与现代都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书写着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

(八)坚持民生为本,人民生活福祉不断增强。

全年民生支出超110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新增城镇就业13.5万人,解决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近20万人次,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优质教育供给扩大,建成幼儿园、中小学105所,新增学位7.7万个,幼儿园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56%、92%。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深入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培育江淮名医、学科带头人近200名,建设省市重点专科69个,开工建设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市儿童医院新区,80%社区医疗中心建成紧密型医联体。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100张、新增托位1.4万个。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3万套,建成棚改安置房2.1万套。安徽美术馆建成开放,市中心图书馆基本建成,市博物馆开工建设,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合肥赛区活动成功举办。改造配建700多个便民健身设施,“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封闭小区全部建成智慧平安小区。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连续7年“双下降”。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科普工作全国先进。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双拥优抚、退役军人工作成效显著。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审计、档案、保密等工作水平实现新提升,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红十字会、老年人、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本报记者 苏龙鹏 华新红·

预计2022年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左右,经济总量再跨千亿台阶、突破1.2万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4%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实现负转正

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左右

多项指标增速居全国万亿城市前列

市属国有资产首次突破万亿、利税增长20%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0万户、新增近30万户

单位GDP能耗效益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培育发展战新产业、商事制度改革等5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居省会城市第三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2400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