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百亿产值的“一碗面”:“拉”出乡村振兴红火路

合肥在线2022-01-29  164

导读:图为青海拉面师傅拉拉面。(资料图·图文无关) 张添福 摄 (新春走基层)青海百亿产值的“一碗面”:“拉”出乡村振兴红火路中新网西宁1月28日电 题:青海百亿产值的“一碗面”:“拉”出乡村振兴红火路作者 李玉峰 张添福冬日清晨的黄河水面上,雾…

图为青海拉面师傅拉拉面。(资料图·图文无关) 张添福 摄

 (新春走基层)青海百亿产值的“一碗面”:“拉”出乡村振兴红火路

中新网西宁1月28日电 题:青海百亿产值的“一碗面”:“拉”出乡村振兴红火路

作者 李玉峰 张添福

冬日清晨的黄河水面上,雾气还未散去,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牙什尕镇塘沙一村广场上,一派热闹景象。

几口大锅热气氤氲,准备好的桌椅上已经坐满了男女老少。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拉面相继端上桌,牙什尕镇塘沙一村“同吃一碗面”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特殊时节,为何单单“同吃一碗面”?

在青海省海东市,特别是化隆县,一碗拉面被誉为是“引领面”“振兴面”“幸福面”“团结面”“感恩面”。

20世纪90年代,许多为生计奔波的化隆人,瞄准拉面在中国沿海城市的商机,果断走出大山,靠一张炉子、几张桌子,做起拉面生意,转身为“面一代”,并成功脱贫。

据之前数据指,青海约18.7万名拉面从业者在省内外经营拉面店达超3万家,国外开店500多家,“拉面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80亿元。

韩索么乃是塘沙一村的热门人物。

在精准脱贫工作中,身为共产党员的韩索么乃积极响应化隆县“拉面带薪在岗实训 创业”政策,带领全家在沈阳开设拉面馆,积极动员吸收贫困户劳力进店务工培训,相继带动30余户80余人外出拉面务工。

一碗拉面,为全村脱贫致富引领了方向。现在,韩索么乃将饭馆交给大女儿经营,夫妻二人回到村里购置了一些牛羊,大力发展种养殖业。

他骄傲地说:“这几年村里的面貌越变越好,党支部把我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我就要发挥带头作用,回来创业带动更多的乡亲共同致富,尽力为村党支部分忧。”

塘沙一村党支部书记韩建华介绍:“我们村原来有贫困户53户,到2021年,脱贫户中拉面务工达到46户,月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许多家庭对过上好日子更有信心了,于是又趁势发展起养殖、运输、承包工程等产业,从贫困户变成了致富能手。一碗拉面成为我们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

67岁的马有来说:“我们家女儿法土买,通过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培训了炒匠,用学来的技术和女婿在天津开了一家拉面馆,生意很不错。”

2016年,马有来一家享受危房改造项目,盖了一面砖混结构的房子,去年又盖了西房,大门换新,庭院地坪也硬化了,由于平时喜欢干净,他们一家被大家评选为美丽庭院示范户。

“我的孙辈想念爸妈的时候,就用手机视频聊天,看着小饭馆热火朝天的样子,他们常嚷嚷着要吃牛肉面。这不,今天就在家门口,我们爷孙6人都吃了一碗幸福面啊!”马有来说。

驻村第一书记赵廷鹏说:“村里的青壮年百分之八九十都去外地拉面务工,一碗拉面带富了村里一户又一户家庭,看着这个小山村一天天变美变富,这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团结离不开,也与党和民众的团结离不开。听说今天我们村里要搞活动,隔壁的曲日么卡村锅庄队主动提出要来助兴,我心里高兴!”

脱贫户马素么乃一边拉面一边说:“由于爷爷常年卧病在床,导致家境比较困难。2016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在河北秦皇岛带薪在岗培训了拉面手艺,学成后和妻子二人在河北一大学的食堂里打工至今,从当初每月我俩收入5000元到现在能挣到10000元,收入稳定增长。现在学校放假,我们回来为全村父老乡亲献上一碗感恩的牛肉拉面,一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二是感谢乡亲们对我家的照顾和关注。”

在宽敞的广场里,吃着热气腾腾牛肉拉面,父老乡亲谈声笑语间喜上眉头,不仅消除了冬日的寒冷、平复了平日里磕磕碰碰、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完)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366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