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篇大文章”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合肥在线2023-03-28  163

导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基本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辽宁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改造升级“老字号”,重塑传统产业优势

在通用技术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车间,工段长韩振宇熟练地扫描二维码、填写工作进度后,大屏幕上相对应的机床产品状态同步更新,顺利进入下道工序。

“这是我们最新上线的车间管理系统,不仅能实时收集产品加工数据,还能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流程缺陷,为改进生产和管理提供支持。”韩振宇介绍,通过数字赋能,产品装配周期缩短30%,单位产能提高83%。

改造升级“老字号”,辽宁坚持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装备制造等产业赋能增效,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投入使用。去年全省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152个、应用场景123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字经济占比达37.4%。今年,辽宁还将建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60个,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10个,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产业链竞争优势,沈机、沈鼓等一批“老字号”正在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日前,由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150万吨/年乙烯“三机”试运转合格后发往用户现场,该机组振幅小于15微米,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我们始终保持6%左右的科研投入,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说。

“辽宁在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三大领域的传统产业优势明显,这是我们的家底和本钱,也是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辽宁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持续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把辽宁工业基础优势转化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胜势。”

今年以来,鞍钢集团生产经营实现“开门红”。1月份,鞍山钢铁、攀钢、本钢等子企业多项指标创历史佳绩。

“1+1=1”“1+1>2”如何实现?这不是一道数学题,而是辽宁深化国企改革的一步棋。2021年10月,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钢铁企业鞍钢、本钢正式挂牌重组。

重组只是起点,融合才是关键。“鞍钢、本钢同处一域,市场相同,产品相近,重组后,双方按‘战略引领+资源协同’原则,在更大产能规模中优化组合资源要素。”鞍钢集团董事长谭成旭介绍,集团正在推进多个铁矿开发和扩产项目,“目前,鞍钢年产铁精矿5000万吨,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到2030年,鞍钢铁精矿产量将增至1亿吨。”

让“老字号”焕发活力、重塑优势,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我们正制定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加快国企整合重组,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一批实力强、运行质量优的国有大型企业。”辽宁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度开发“原字号”,做优做强产业链

初春的盘锦,海风强劲。登高远眺,纵横交错的工业管廊、井然有序的标准化厂房映入眼帘;更远处,万吨油轮缓缓驶入港口,液化石油气船靠泊在码头紧张作业……这里是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已从单一石油炼制扩展到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冷岩介绍,目前开发区拥有乙烯产能100万吨/年、丙烯产能120万吨/年,并向下游延伸发展了35万吨/年苯乙烯、60万吨/年聚丙烯等项目,石化及精细化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在保持千万吨炼化规模的基础上,我们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模式,不断补链延链强链,正加速石化中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乙烯、丙烯、芳烃等石化产业链条。”冷岩说,到“十四五”末,开发区石化产业总产值预计将突破3000亿元。

为深度开发“原字号”,辽宁持续推进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及深加工行业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推进“减油增化”,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目前,全省化工精细化率达到44.1%。

“我们正着力解决‘炼’有余而‘化’不足、‘粗’有余而‘精’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辽宁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争取到2025年,全省精细化工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化工精细化率达到50%。”

行走在辽阳高新区芳烃基地,园区整洁,一座座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我们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探索实施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示范工程。”辽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琪介绍,目前高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培育壮大“新字号”,激活振兴发展新动能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在密集的快门声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快步走上“代表通道”。“要让半导体芯片把最好的性能发挥出来,就一定需要温度控制器件。”孙东明说,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了一系列微型半导体器件的真正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对高端温控器件的垄断。

目前,孙东明团队研制的国产温控器件已广泛应用于激光通信、车载激光雷达等领域。“在政策支持下,我们的科研成果以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的方式实现落地转化,成立了辽宁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月产能突破30万枚。”从北京归来后,孙东明又把目光聚焦半导体材料微纳加工等领域,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孙东明团队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仅仅是辽宁这片创新创业沃土里的一棵新苗。培育壮大“新字号”,辽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创新转型和结构调整步入快车道。

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调试车间,一台名为“星卫来”的工业清洁机器人引人注目。“它搭载了我们自主研发的调度系统和新一代控制器,能够实时分析外部环境变化,自主规划作业路径,与智能生产线和其他类型机器人实现共线运行。”公司总裁张进介绍。

目前新松已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3大类核心产品,以及焊接自动化、装配自动化、物流自动化3大应用技术方向,完成国家重要科技攻关800余项。“我们正加紧推进新松产业园四期项目建设,同时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半导体装备、汽车制造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市场。”张进信心满满。

“今年,我们将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支持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加快发展,做强做大航空装备、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22个优势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辽宁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3%。

培育壮大“新字号”,离不开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近年来,辽宁出台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去年,辽宁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6家,累计达287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产品(技术)1105项、中小企业556家、“小巨人”企业310家。“目前,我们正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争取到年底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万家。”辽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3832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