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这里美成诗!踏青赏景安排上

合肥在线2023-04-05  185

导读: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记者近期深入县区乡镇、战新企业、科研院所等基层一线探访,推出“走进基层看合肥”集纳式报道,展示合肥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看点和亮点。春日里,十八联圩湿地水质清澈,飞鸟翩翩…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记者近期深入县区乡镇、战新企业、科研院所等基层一线探访,推出“走进基层看合肥”集纳式报道,展示合肥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看点和亮点。

春日里,十八联圩湿地水质清澈,飞鸟翩翩,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踏青赏景。十八联圩湿地是环巢湖湿地群的组成部分,为保护巢湖、改善其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近日走访十八联圩湿地,在春日中畅游“湿”与远方。

“大水缸”与“净化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在风景宜人的十八联圩湿地一侧,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去年9月,国内首个生态湿地蓄洪区——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在合肥开工建设,该项目设计蓄洪库容1.09亿立方米,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十八联圩,既是蓄洪“大水缸”,也是生态“净化器”。

图片

2023年2月1日拍摄的肥东县长临河镇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建设施工现场。陈振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在生态湿地腹地,一道从上游南淝河支流沙河通向巢湖岸边的撇洪沟,正在全面建设中。该撇洪沟全长7公里左右,将采用石笼驳岸的方式进行改造,也就是把卵石、碎石、砂砾土石等石材固定在沟渠护坡之上。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石材间的缝隙有利于鱼类栖息和水生植物生长,同时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水面以上的石笼面,可填土栽植护坡草坪、护堤林,美观的同时又增强了防汛能力。”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施工3标段项目经理戴泽如介绍道。

目前,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已全面铺开。“当洪水来袭威胁城市安全时,启用蓄洪区功能。平常年份没有洪水时,则发挥生态湿地涵养、净化南淝河入湖水质的作用。”戴泽如说。

图片

鸟儿在十八联圩湿地嬉戏。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水面之上,春风拂面而来,暖阳在水波里荡漾,不远处一条大鱼突然跃出水面,“啪”的一声奏响了春日的旋律。

昔日渔场的转变

“这里种植的水稻不施农药,生产出来的是‘生态大米’,希望它能乘着‘十八联圩’的商标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里的美好。”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家政望着地里的水稻秧苗说道。

十八联圩曾是巢湖近岸的自然蓄洪湿地,上世纪60年代起,因围湖造田,湿地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蓄洪功能丧失。“十八联圩湿地中部的湖泊湿地,原为具有30多年养殖历史的2814渔场,底泥氮磷污染严重,鱼塘内湖水大部分为劣Ⅴ类水。”李家政介绍道。

为了恢复生态,近年来,合肥规划建设了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十处湿地,形成环巢湖湿地群,十八联圩湿地就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块。2016年,“退居退渔”工程实施,一年间,1.2万人搬出圩区,3500亩鱼塘水面清退,昔日有着严重污染的渔场成了一片生态湿地。

图片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因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建设而转型、搬迁的渔民们,如今也都过上了新生活——他们入住了整齐划一的安置小区,居住环境改善了,饮用水安全了。最关键的是,过去那种“一发大水,一年辛苦劳作就白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如今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水清岸绿,百鸟啼鸣,已建成的多水田湿地更是吸引了一大群水鸟前来做客。

湿地之变,为合肥绿色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城湖“共生共荣”

2022年6月,合肥入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环巢湖十大湿地已成为合肥的生态名片。五大工程、四源同治……去年,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环巢湖鸟类种群创有数据以来最高纪录,绿色发展成为合肥建设生态名城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合肥市最大的湿地分布区,环巢湖区域近年来一直在强化修复,以湖堤外侧及入湖河流湿地修复为重点,大力实施“退耕、退养、退居”还湿,扩展湿地生态空间。

图片巢湖市半岛湿地公园。桑玲 全媒体记者 赵瑞瑞 摄

随着环巢湖湿地的修复,环巢湖湿地记录的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目前的275种。环巢湖湿地鸟类资源共计达18目73科300多种,东方白鹳、白琵鹭、红胸秋沙鸭、蓑羽鹤等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选择在这里栖息、繁衍。

建好,更要管好。“未来我们将搭建湿地智慧平台,持续开展巢湖生物资源调查研究和湿地生态监测,对湿地修复成效进行科学评估,建立湿地资源本底数据库和生态预警机制。”合肥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十四五”期间,合肥还将发展特色湿地产业,创新“湿地+旅游”产业模式,依托三河、半岛、湖滨等湿地,重点打造一批湿地生态旅游示范点,培育发展生态、特色、高端旅游项目,带动环巢湖周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图片

市民在合肥湖滨国家湿地公园露营游玩。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绿水逶迤,波光潋滟,自古江河湖沼等湿地留给人们无数美好斑斓的印象。而在合肥,湿地的故事仍将续写,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尽享湿地之美。

这个春天,

在“国际湿地城市”合肥

来一场“湿”与远方的畅游吧!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潘子璇

出品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3922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