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名片”入画来

合肥在线2023-08-19  183

导读:十五里河口湿地红杉林候鸟翔集  记者 任敏 通讯员 李方晖 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水鸟云集 记者 郭如琦 通讯员 陈振 摄南淝河入巢湖口 记者 苏玲 摄十五里河入巢湖水质的净化功能效果显著  记者 郭如琦 摄鸟瞰庐江县矾山镇钟山铁矿,矿区经过整…

十五里河口湿地红杉林候鸟翔集  记者 任敏 通讯员 李方晖 摄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水鸟云集 记者 郭如琦 通讯员 陈振 摄

南淝河入巢湖口 记者 苏玲 摄

十五里河入巢湖水质的净化功能效果显著  记者 郭如琦 摄

鸟瞰庐江县矾山镇钟山铁矿,矿区经过整治修复,裸露山体重新复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通讯员 李红兵 摄

巢湖,八百里烟波浩渺。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亲临合肥时指出,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三年来,合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进巢湖综合治理,系统实施“五大工程”,强力推动“四源同治”,矢志“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1000多个日夜,巢湖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一片大湖,百鸟翔集,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巢湖治理擦亮“最好名片”

今日巢湖,烟波浩渺,风光无限。

“巢湖的水质越来越好了,这两年都闻不到蓝藻味。我们就住在附近,晚上没事,都会到沿线湿地公园转转。”享受着家门口生态建设的喜人成果,市民杨女士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合肥市坚持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和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大力推进巢湖治理、保护与修复,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巢湖治理的过程中,有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原核生物——蓝藻,它曾一度让巢湖这颗“明珠”黯然失色。

为此,合肥展开了一场巢湖蓝藻“围剿战”,将巢湖蓝藻防控作为巢湖综合治理重点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巢湖近岸有8座深井、44个打捞平台和人工泵,每座深井每天能处理10万立方米湖水,阻藻围隔125公里,无论哪个方向来的蓝藻都能及时处理,是打赢蓝藻攻坚战的重要武器。”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彪说道。

“去年,我们把原来小功率的龙卷风打捞平台改造成为大功率的,扩大了盲点和死角的蓝藻收集范围。蓝藻数量变少了,暴发的可能性也就小了。”方彪表示。

“在蓝藻治理方面,我们老办法、新办法、土办法、洋办法齐上阵,黑科技、高科技全部使用上,在人防、技防的一齐努力下,做到应捞尽捞,把藻种去除。”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昨日,天不亮,巢湖“治藻人”孟凡周就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天气热起来有利于蓝藻繁殖,越是高温越是不能懈怠。”除了近5公里长的巢湖岸线,孟凡周还要负责深井控藻平台的维护。入夏以来,孟凡周每天都坚守在岗位上。

年过花甲的孟凡周,曾是一位渔民。2015年起,他投身巢湖蓝藻防控工作,见证、助力巢湖水质日益向好。

“随着巢湖水质的改善,我们的工作量相比以前大大减轻。目前为止巢湖没有发生大面积的蓝藻。现在入湖河流的水质都在改善,巢湖水质也跟着好了。”孟凡周感慨道。

合肥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巢湖连续两年未发生重度水华,去年,巢湖湖区蓝藻水华面积为近5年来最小,连续两年做到沿湖蓝藻不聚集、无异味。

生态湿地搭起绿色屏障

站在湖滨湿地公园高处远眺,一处处湿地串珠成链,犹如一条“翡翠项链”,旖旎秀美。

2022年7月底,随着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工程完成,投资近60亿元的100平方公里环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如今,十大湿地散布巢湖之滨,发挥着净化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等功能。

来到十八联圩湿地,只见水丰草美,波光粼粼,不少游客来此欣赏湿地风光。

“十八联圩湿地由田、湖、泽、林、文等功能区组成。通过采用多项生态核心技术,因地制宜恢复近自然湿地,致力于构建‘巢湖之肾、洪水之库、百鸟之巢’。”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政介绍,十八联圩湿地是南淝河入巢湖前重要的旁路净化系统,可有效减轻南淝河污染负荷,降低巢湖氮磷污染。

“南淝河连接十八联圩涵闸全天开启时,每天有40万立方米的河水流进湿地净化。湿地削减河水氨氮、总磷30%以上,排入巢湖的水质在Ⅲ类以上,对提升巢湖水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李家政介绍,湿地建成后,需要综合保护、管护,形成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据了解,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设计蓄洪库容1.09亿立方米,治理生态湿地面积13.6平方公里,建成后将充分发挥生态湿地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届时,整个湿地的日净水量将达到60万立方米。

在十五里河河口湿地,鸢尾随风摇曳,芦苇茂密丛生,不时有水鸟掠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岸边的浅水区内,水生植物清晰可见。这些得益于十五里河河口湿地项目的建设。

十五里河是巢湖一级支流,作为十五里河入巢湖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十五里河河口湿地项目于2018年7月开工建设、10月完工,2019年1月通水运行,起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调蓄洪水等作用,每日约有20万至30万立方米水从这里汇入巢湖。

目前,湿地恢复了挺水植物面积54亩、沉水植物面积197亩、鸟类栖息地10.7亩,成功构建水下森林,已经形成以鸟类为高等动物的食物链系统。

“十五里河河口湿地发挥重要的水质净化作用,氨氮污染物削减率为20%~30%,总磷和COD污染物削减率为15%~20%。经湿地处理后,入湖水质能稳定达到地表水III类水标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昔日矿山已然一片苍翠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巢湖之美,在乎湖,也成于山。

2021年,巢湖流域治理入围国家第一批“山水工程”。巢湖流域“山水工程”总投资151亿元,围绕“一湖两带八区”流域生态格局,探索湖泊型流域一体化保护修复模式,主要包括修山育林、节水养田、治河清源、修复湿地、休渔养湖、空间管控、乡村整治、智慧监管八大类措施、47个子项目,整个工程计划2023年基本实施完成。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废弃矿山治理在巢湖流域“山水工程”项目中亦为重要一环。

沿着山路进入大矾山,这里林木苍翠,绿意盎然。经过两年的治理和修复,庐南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一标段已于7月基本完工,年底即将迎来治理项目验收。

庐江矾矿曾是中国最大的矾矿工业基地,也曾是安徽乃至全国的一张工业名片。但长年累月的采矿作业在这里留下了一道巨大的生态伤疤。

水土流失、山体破坏、地质灾害……巢湖流域上游区域的众多废弃矿山带来的“连锁”生态问题,给下游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的胁迫压力。

2021年,庐江矾矿文旅项目投资三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启了矿山修复之路。

“在矿山修复过程中,我们采用微生物成矿防渗技术、原位基质改良技术等生态核心工艺对县内废弃矾矿进行整治修复。”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孙晗表示。

目前,庐南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地表工程已全部完工。“下一步,我们将把矿山修复与文旅有机融合,打造矾矿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为一座集户外健身、休闲娱乐、生态体验、矾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庐江县矾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预计这个项目建成之后,每年会增加游客量达到300万人次,旅游收入也会达到2.7亿元,同时会带动附近就业的群众超1000人。”上述负责人表示。

昔日的废弃矿山如今已是一片苍翠,绿水伴着青山而来,扮靓了“三面青山一面湖”的美景。

截至今年6月底,巢湖流域“山水工程”累计已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780平方公里,矿山修复面积149.3公顷,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面积20.4公顷,湿地修复面积417.1公顷,林草等植被生态覆绿面积1589公顷,森林质量提升面积约3万亩。·本报记者 潘子璇·

记者手记

近日,记者多次来到巢湖岸边,采访巢湖治理工作人员、蓝藻防治一线工人,听他们讲述巢湖看得见、闻得到的“新变化”。

在他们的口中,巢湖的水更清了,山更美了,百姓的日子更好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如今巢湖水质明显改善,达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白鹤、黑脸琵鹭,越来越多的珍稀鸟儿来到巢湖,从“过客”变成“常客”。巢湖不仅成为本地市民的“后花园”,更成了外地游客流连忘返的打卡地……

这些,都是巢湖生态日益向好的见证。未来的合肥,将继续谱写“城湖共生、宜居宜业”新篇章,让巢湖这张合肥“最好的名片”更加美丽动人。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4903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