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小番茄”背后有高科技

合肥在线2023-10-25  194

导读:科研人员正在打理番茄苗立体种植、环境控制系统、作物补光、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在合肥的乡村田野间,相继涌现了一批设施农业项目。蔬菜种植大棚如何变得“科技范”?农业“黑科技”如何推广到田间地头?让我们从一颗“小红果”说起。没有土也可以栽种番茄…

科研人员正在打理番茄苗

立体种植、环境控制系统、作物补光、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在合肥的乡村田野间,相继涌现了一批设施农业项目。

蔬菜种植大棚如何变得“科技范”?农业“黑科技”如何推广到田间地头?让我们从一颗“小红果”说起。

没有土也可以栽种番茄

走进位于大圩镇科技园路与荷花塘路交口南侧的大圩镇数字化种植工厂,宽敞明亮的智能温室大棚内,番茄种植在中央大道的两侧,每一株番茄都被架在架子上,向上缠绕生长。这样既节省了种植空间,还能让番茄均匀采光。

大圩镇数字化种植工厂于今年7月中旬交付运营,棚内主栽品种是自研的串收番茄,种植面积约2.2万平方米。

和普通番茄不同,串收番茄像葡萄一样垂吊生长,果实在果柄上一左一右整齐排列,每串大概有30颗左右的果实。

串收番茄苗栽培不用土壤,取而代之的,是由椰子壳打碎组成的椰糠。椰糠作为基质,是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一种无土栽培模式,具有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优点。

“用椰糠能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的问题,对环境也没有污染。”大圩镇数字化种植工厂运营负责人张立民介绍,椰糠从源头切断了土壤可能带来的重金属、有害真菌、农药残留及病虫害的污染。

为了减少病菌的进入,记者和工作人员进出大棚都需要穿着白大褂,并进行消毒处理。

种植装上“智慧大脑”

大棚内的串收番茄苗于今年9月29日定植完毕,良好的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走进中控室,电子屏幕实时更新着各类检测数据。

大棚内部,拥有自动化的环境控制系统,随时监测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保证植物生长环境不随气候发生变化,做到棚外四季变化,棚内四季如春。智能化的正压通风系统、弥雾机解决了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问题。

大棚采用的是荷兰文洛式温室大棚,顶部使用的是散射玻璃,光线在通过散射玻璃时能够保证大棚内部的光照均匀度,增加温室内部的光照时长和光合作用时间,提升温室的种植产量。每天清晨来临,串收番茄就能享受到温暖的日光浴。

在水肥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帮助下,系统根据植物生长状态,进行养分和水分的供给。营养液会通过“滴箭”细管进入基质中,供番茄苗吸收。科研人员介绍,目前番茄苗每天中午“输液”三次,每次100毫升,每次间隔一小时。此外,生产过程全程不打农药。

利用智慧中控系统,种植有了智慧大脑。作为智慧科技的成果,通过高精度环境控制,可以实现全年连续生产,在同等面积下,智能温室大棚里的番茄产量远高于传统大棚。

张立民介绍,串收番茄年产量预计可达350吨,首批串收番茄将于12月中下旬成熟,将供应合肥及周边市场。

设施蔬菜预计达42.8万亩

高效农业理念不止局限于种植,更延伸到了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智能温室、避雨大棚、机械防霜、精确栽培系统,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喷滴喷淋系统。在合肥,通过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培育了一批新兴市场主体。

无论是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的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还是庐阳区的刘一盆生态农业科技园,现代化的智能种植技术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持续支持规模化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拎稳、丰富市民“菜篮子”。2022年全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0.6万亩,2023年预计达42.8万亩。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周洪 薛文茹 通讯员 王娟 程阳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5245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