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杭州亚残运会之火正式点燃,残疾人运动员们在奔赴梦想的征途上心手相牵、喜悦相聚,全场残健共融的温暖氛围在全场流淌,杭州残疾人事业开放、融合的格局进一步向世界展现。
在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杭州市始终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理念,借势凝共识,借力汇合力,搭台聚资源,实施“弱有众扶在杭州”优享工程,形成部门联动、各方协同、市场推动的事业发展新格局。
科技打破障碍,“众”的聚合力更加强大
22日晚举行的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用通过大脑操控的智能仿生手高擎火炬“桂冠”向全场观众致意,随后点燃主火炬。
在淳安火炬传递仪式上,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智能导盲犬等创新技术融入传递场景中,让人们不禁感叹:太硬核了!
连日来,高科技智能助残产品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当科技与梦想相逢,所有不可能将变为可能。据不完全统计,杭州市已培育发展20余家高科技助残企业——主要分布在余杭、滨江、拱墅等地区,为包括视力、听力、肢体等残疾人和有需求群体提供智能化服务。同时,多家科技公司围绕孤独症等群体,开发脑机接口社交沟通训练系统,助推孤独儿童和相关群体康复训练服务。
杭州市高度重视高科技企业助残工作,在全面助力余杭高科技企业助残全省共富先行中,联动省市区三级力量,推进创建全国高科技企业助残联盟落地杭州,创新打造亚残运残疾人事业展示点、高科技辅具展示体验中心,开展高科技辅具适配项目,不断扩大杭州高科技助残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技能促进就业,“众”的聚合力更加扎实
10月16日—10月28日,亚残运村文化屋内,我市“手艺超人”制作的里商仁灯、珐琅掐丝、叶画等13类43件精美非遗文创作品集体亮相,来往观赏者赞不绝口。
每天晚上,由杭州市残联组织的残疾人文创老师都在文化屋内为参赛运动员带去剪纸、衍纸花制作、活字印刷、手工串珠、桂花香囊制作、扇面画等体验项目。一个半小时的体验活动成为了运动员紧张比赛之余最为期待的放松时刻。每天都有近百名的运动员参与其中。
近日,一组关于亚运主题的食品雕刻作品在网上走红,这组用萝卜和芋头雕刻的作品,出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的21岁听障小伙,我市残疾人中最年轻的“杭州工匠”郑云海之手。6年多的时间,郑云海已经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斩获了多项国内比赛冠军。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构建残联自主培训、社会化培训和用工企业培训的“1+3”多元化培训体系,并在数字助残系统中创新融入“我要培训”服务场景,依托社会培训机构,以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涌现出郑云海、胡春芳等一批身残志坚的“手艺超人”。
志愿服务呵护出行,“众”的聚合力更加温暖
“你好,欢迎来到大莲花!”“再见,晚安!”一声声充满温暖与柔情的问候,让本次亚残运会有了温度。据悉,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共有1030名亚残运会志愿者“小青荷”和46名专业志愿者,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票务咨询、轮椅推行、视障引导、听障手语服务等志愿服务,其中,杭州市残联派出的18位残疾人赛会志愿者,在奥体中心“大莲花”服务田径赛项,他们热心、专业、细致的志愿服务得到了现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一致好评。
“我帮助一位外国友人顺利打车回了酒店,他送我一个徽章,表示感谢,我感觉特别有成就感,我可以帮助到别人”。一位在亚残运场馆的残疾人志愿者说道。
近年来,为充分保障杭州亚残运会,杭州市全力以赴做好城市侧的助残服务准备。常态化开设助残志愿服务“周末课堂”和“手语公益课堂”,面向社会培训助残志愿者,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助残公益课堂520期,参加(观看)总人数达93万余人次。构建完整的助残志愿服务课程体系,编写了“轮椅推行技巧”“视障人士引导”“常用手语”等课程,汇总形成《助残志愿服务指导手册》,发布《亚运手语志愿服务手册》,同步拍摄视频教学片。开设手语“110”24小时服务,累计解决上千个民生需求。
社会助残凝聚共识,“众”的聚合力更加有力
“因为手语的交流习惯和健全人说话习惯不太一样,再加上运动会有很多专业术语,有时候仅靠纸笔无法顺畅交流。”只要收到求助,手语姐姐吴佳洁和小伙伴就会第一时间赶赴相应点位帮助。
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是杭州市一家助残社会组织。除了手语培训和亚残运会的手语翻译服务外,也会为有需求的听障者提供无障碍亚运场馆参观服务。亚残运会期间,手语姐姐团队还推出国际气象播报,为来自亚洲各地的听障人士服务。
近年来,杭州市构建主体多元化、项目品牌化、服务专业化、保障制度化的社会化助残服务体系,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激发社会组织为残疾人共富注入新动能。举办社会组织人才精英营,培育领军人才,杭州市各类助残社会组织达380家,近两年经市残联立项的助残项目逾50个。杭州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等优秀社会组织在全国作典型发言,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爱心企业点亮生活,“众”的聚合力更加持久
收派快件、帮忙配送生活用品,一早,家住萧山区的沈国忠就在“圆梦家园”快递驿站忙活起来。他是身患“肢体三级”残疾的退休电工,在浙江圆通速递有限公司的扶持帮助下,五十几岁的他在家门口实现了再就业……
2022年3月,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与浙江圆通速递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五年行动计划”。根据制定的行动计划,双方将在5年内扶持100个“圆通驿站终端”项目、实现500名残疾人就业,并深入推进双方合作培训基地建设,依托圆通速递的网络优势和产业优势,圆通“助残共富”的杭州模式已颇具成效,截至目前,建成180家圆梦家园,帮助80多名残疾人就业增收。
诸如圆通这样的爱心企业还有很多,近年来,杭州市牵手阿里巴巴、建行、网易、邮政、圆通、海亮、大华等爱心企业,实施社会协同助残共富行动,引导更多的企业力量参与到社会助残中来。建行杭州分行推出7大类阳光易融金融服务产品,浙江海亮集团建成融爱星面馆12家,安置27名心智障碍残疾人就业。星巴克成立“手语门店”2家,安置20多名言语听力残疾人就业。杭州知味观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带头安置的作用,帮助180多名残疾人就业,共同托起残疾人的“共富梦”。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5255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