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发电”年超14亿度 点亮万家灯火

合肥在线2023-11-02  116

导读:垃圾分类后焚烧“发电”,点亮城市万家灯火。在合肥,不少居民家里用的电,其实是垃圾“变电”。记者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目前合肥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仅在2022年,实现发电超14亿度,点亮万家灯火。这一“变电”的关键离不开垃圾分类。今年以…

垃圾分类后焚烧“发电”,点亮城市万家灯火。

垃圾分类后焚烧“发电”,点亮城市万家灯火。

在合肥,不少居民家里用的电,其实是垃圾“变电”。

记者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目前合肥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仅在2022年,实现发电超14亿度,点亮万家灯火。

这一“变电”的关键离不开垃圾分类。今年以来,合肥全速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垃圾分类投放点4814座,并全部投入使用。随着垃圾“各归其位”,资源化利用率不断提升,擦亮了城市绿色发展“底色”。

全部投入使用

主城区建成投放站点4814座

早上9时左右,在滨湖新区品味紫园小区的垃圾集中投放站前会出现一辆绿色厢体的厨余垃圾运输车,保洁员将居民分类投放的厨余垃圾全部倾倒在厢体内。最终这些垃圾都将运往厨余垃圾处理厂……

这“专车专运”的一幕,每天都发生在实施垃圾分类小区。垃圾分类关键在于“分”:合肥通过全链条推进前端、中端、后端设施建设,打造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闭环体系:

前端分类投放站点建设运行:主城区共建成前端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站点4814座,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覆盖市区65个街道、375个社区、2325个小区;

中端分类收集运输:各区、开发区共配备垃圾前端收集车807辆,其中厨余垃圾专运车153辆,垃圾转运站16座;

末端分类处理设施:目前合肥市有6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为9500吨/日,建设规模适度超前。有3个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处理能力为1600吨/日。

“当前全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与生活垃圾源头产生量相匹配。”合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全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全焚烧、零填埋、全利用”的需要。

实行分类关系垃圾“含电量”

一年“发电”超14亿度

市民每天产生的垃圾能做什么?除了回收再利用外,在合肥,垃圾还是发电的重要“原料”。

一个巨型抓斗,一把抓起近9吨生活垃圾,投进焚烧炉……在合肥市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操作后,垃圾变电,输往千家万户。

垃圾分类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垃圾的“含电量”。

“没有分类前,一些厨余垃圾也混在里面,含水量极大,每吨垃圾只能发电100多度。如今,每吨垃圾发电量提升到400多度。”该焚烧发电厂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合肥持续推行垃圾分类,不断降低其他垃圾的含水率,提高其他垃圾的热值,增加每吨垃圾的发电量。

以2022年为例,合肥市共焚烧2698108.82吨生活垃圾,发电13.02亿度,每吨垃圾可发电约483度;处理240676.9吨厨余垃圾,其中90995.38吨厨余垃圾用于沼气发电,发电量为1374.62万度,每吨厨余垃圾可发电约151度,实现全年垃圾“变电”超14亿度。

目前合肥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36.34%,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略有富余,达到69.97%;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高达86.1%,位居全国前列。

开展“包联到点”行动

垃圾分类进入“精细化管理”新阶段

随着4814座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全部投入使用,合肥垃圾分类工作“迈入”提效快车道。

记者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合肥已全面启动110个垃圾分类精准投放示范小区创建工作,开展首批精准投放示范小区评定工作。

数据是检验成效的“标尺”。

最新数据显示,10月16日至10月22日,全市家庭厨余及其他厨余垃圾日均量为563吨,较9月份日均418吨增长了145吨,增长幅度为35%。这一数据的增长,体现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准确度在提升。

示范创建全面启动,包联到点注重实干。

“开展志愿服务、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桶边值守、指导居民正确分类……”合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前全市市直单位包联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络员会议召开,将通过市直单位包联帮扶作用,促进包联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全面提质增效。同时,不断强化科技赋能,建立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垃圾分类投、收、运、处的全链条、全覆盖“一网统管”,让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转入常态化考核、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

胡少殊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蒋瑜香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5281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