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实现新能源车向电网反向充电功能
1月11日,在位于始信路的国家电网滨湖智慧能源服务站内,工作人员利用V2G双向充放电桩,完成新能源汽车和电网之间能量互动,首次实现新能源车向电网反向充电功能。今年初,国家多部门刚刚出台政策,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合肥迅速响应,积极探索“车网互动”新时代的应用实践。
车网互动
看新能源车变身“充电宝”
今年1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对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车网互动”迅速成为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热词。
什么是车网互动?车网互动又有啥作用呢?
车网互动中的“车”指的是电动汽车,“网”指的是电网,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放电装置与电网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互动,从能量流向上可分为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充放电。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运用峰谷电价等激励措施,引导车主在电网用电负荷低谷时充电,负荷高峰时向电网放电,从而将电动汽车变为电网的“移动充电宝”,增强电网的调峰能力。这样既可以让车主获得相应的收益,降低用电成本,也可以缓解电网的供电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
车网互动后,将有利于提升配电网对于大规模新能源汽车及其充换电设施的接入能力,从而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激发新能源汽车作为灵活性储能资源的调节潜力,促进车、桩、电网等各环节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独门绝活
充电和放电之间车主可获利
在滨湖智慧能源服务站内,V2G是vehicle-to-grid的缩写,即新能源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的能量和信息互动。
从外观和功能上来说,该服务站内的V2G双向充放电桩和市面上常见的新能源直流快充桩并无太大区别。不过,它有独门绝活,能实现新能源汽车为电网的反向充电等功能。
在电网负荷较低的“谷段”,新能源汽车通过V2G桩和电网相连接,完成充电服务。在负荷较高的午、晚间用电高峰时段,新能源汽车通过V2G桩,反向将电量“卖”给电网。
“以一辆电池容量为100千瓦时的新能源汽车为例,未来相关政策支持情况下,如车主将其中50千瓦时电卖给电网,按照峰、谷时段之间每千瓦时最大0.9元差价计算,每次将获利30元以上,进一步降低车辆使用成本。”合肥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董晓天说。
合肥实践
更多公务用车有望率先参与试点
合肥供电公司是安徽省首个V2G试点示范应用单位之一,该公司对国内首个“多站融合”示范站——滨湖智慧能源服务站进行再升级,在站内新设立3台20千瓦V2G双向充电桩。
“这些新加的桩作为安徽省首批试点,已率先具备V2G功能。我们将加快完成设备升级和功能完善,未来将尽快实现V2G市场化运作,使其具备相关双向互动和服务功能。”董晓天说。
据统计,目前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20万辆,其中2023年城市新增注册登记车辆中的约1/3为新能源汽车。根据最新政策,安徽省新增和更新的公务用车将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由于使用时间和场所较为固定等客观因素,未来一部分公务车辆有望率先参与到合肥市的车网互动试点当中。
董晓天介绍,公务用车每天晚上大约7点钟到第二天早上8点钟是不用电的。利用电动车在晚上7点到12点这个时间,可以和电网进行互动放电,这恰恰在夏天和冬天两个季节电网比较紧张的时候。然后,再利用凌晨0点到8点低谷时间给公务车充电。
对于合肥电网来说,一台台新能源汽车就相当于流储能装置。等今后技术成熟应用之后,它们联合起来在高峰时段为电网充电,“削峰填谷”进一步增加电网容量,提升城市用能的可靠性和抗击自然灾害能力,还可减少电网硬件投资。
应用展望
未来可面向私家车用户规模化推广
一些车主好奇,车网互动对车辆有要求吗,现阶段是否能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呢?
记者了解到,想要参与车网互动,主要考虑配套接口、电价收益、车辆电池寿命等多种因素。除了合肥外,国内的北京、江苏等地也已开始纷纷试点。
比如,在北京,首座车网互动示范站投入商业化运营,新能源车主可以选择在家里充电,在办公时间放电,通过充放电带来的电价价差,新能源车用户可从中获得收益。
根据计划,国家能源局将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示范,力争2025年底前建成5个示范城市以及50个以上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通过示范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目前总体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攻克一些挑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专家指出,车网互动目前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车网互动的模式和实现程度也都不一样。此外,充放电带来的价差结算,需要有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做保障。
好消息是,国内的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正在加快构建,涉及充放电设备和车辆技术规范、充电过程的安全防护和信息安全等方面。业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面向私家车进行规模化推广不是梦想。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 通讯员 李岩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5766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