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在合肥科学岛上汇聚了一批来自全球的国际科学家,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都在做一场共同的科学研究——EAST-ITER联合物理实验。
日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多位聚变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来到合肥科学岛开展EAST-ITER联合物理实验,“我们希望通过在‘EAST’装置中演示和攻克ITER运行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期能支持和完善ITER下一阶段的物理研究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科学部负责人Alberto Loarte博士说。
外籍科学家:这里有能力,更有潜力
1月24日,记者来到科学岛EAST控制大厅,见到了这群正在开展物理实验研究的国际大咖。据了解,此次联合物理实验,大约吸引了全球聚变领域的200位顶级科学家,除了抵达“EAST”装置现场的近30位科学家外,还有不少国家的相关科学家则以线上形式远程参与。
在合肥的这些天里,ITER物理组多位聚变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在“EAST”装置开展了联合物理实验。
“It's very exciting for me to be Here.(对我来说,来到这里非常激动。)”尽管已经来过数次,但今年再次来到合肥,这里的新建设和进展,依然让Richard Pitts博士眼前一亮。
说起“EAST”装置,“速度”是Richard Pitts博士最多提到的词语之一。“在这里,无论是相关设施的建造速度,还是装置本身的运行速度,都令我印象深刻,甚至比我们的设备还要快。”
在采访中,Richard Pitts博士除了惊叹于“EAST”装置本身之外,还对这里能拥有如此多年轻的研究人员感到高兴。“控制大厅里坐满了年轻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而这正是核聚变所需要的,因为没有一代代的年轻人,我们将无法实现最终目标。”他说自己看到了中国发展聚变的巨大潜能。
作为东方超环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研究员认为此次联合实验对年轻人来说是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利用国外的知识积累,能进一步培养我们年轻团队,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为未来自主开展科学实验有非常大的裨益。”
开放包容,“EAST”装置未来可期
2023年4月12日,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实现世界最长的403秒高约束模运行,如今,这里正在开展新一轮物理实验,希望在原先基础上,朝着更长时间的高约束模发起挑战。
之所以积极开展此类联合实验,龚先祖告诉记者,“EAST”装置定位就是一个面向全球的开放包容性平台,目前已经成为国家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标杆之一,入选全球研究基础设施高官会、国际经合组织和金砖国家大科学装置开放典型。
“EAST装置创新开展‘三班制’联合物理实验,每年度半数实验提案来自欧美合作单位,成果入选国际科技合作范例,成为国际合作开放创新试点。”龚先祖表示,愿意与全球科学家合作,共同开展通过联合实验研究,从而推动聚变领域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加速我们的自主研究能力,能在中国最早实现聚变能的利用。”
目前,依托全超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和EAST辅助加热系统两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以及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已经与欧美俄日等50多个国家超过120家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在合肥科学岛,我们以高质量的全面开放共享合作,正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和国际科技合作新局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汪涛/文 张雨瑶/摄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5818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