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榜!佛山市“暖阳计划”就业援助十大示范案例

合肥在线2024-01-25  104

导读: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佛山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以赴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全市各级人社部门以创建国家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为契机,聚焦就业领域重点和难点,为长期失业人员、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量身定制专项扶持计划,创造…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佛山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力以赴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全市各级人社部门以创建国家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为契机,聚焦就业领域重点和难点,为长期失业人员、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量身定制专项扶持计划,创造性地开展扎实成效的就业援助工作,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

为总结推广就业援助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在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筹下,佛山市失业人员“暖阳计划”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就业援助示范案例。经各区、各镇(街道)申报推荐,专家择优遴选,确定10个示范案例。其中禅城区入选案例2个、顺德区2个、南海区3个、三水区2个、高明区1个。

图片

01“妈妈岗”为育儿妇女就业营造更友好环境

关键词 “妈妈岗”、公益性培训、零工市场、灵活就业

案例情况

李女士,36岁,已婚已育,待业时长约4年。因需照料家中幼童,希望实现弹性工作、灵活就业。禅城区劳动培训就业服务中心、禅城区“创意聚集产业”零工市场在为李女士提供就业援助服务时,将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多元化就业机会、精准化就业辅导串联成线。2022年,李女士在参加南粤家政面点师公益课培训后,通过在家制作面点、朋友圈分享成品的方式,吸引客流、赚取收入。2023年8月,禅城区基层就业创业服务站向李女士推送“妈妈岗”相关招聘信息;9月,李女士应聘入职禅城区“创意聚集产业”零工市场,成为“妈妈岗”驻点人员。考虑到李女士脱离职场时间较久,禅城区“创意聚集产业”零工市场服务团队在她入职后,根据具体需求提供工作辅导,帮助她克服焦虑情绪,更快融入职场。目前,李女士能较好地实现照料家庭和职场就业之间的平衡,其所在岗位主要负责区域内零工岗位的收集,并根据求职群体提出的“灵活用工”“弹性工作”等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已帮助多名求职者通过“妈妈岗”实现就业。后续回访时,李女士表示,“现在不仅是我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更多的妈妈找到好工作,成人达己,幸福感和自信心满满”。

典型意义

为育儿妇女营造更友好就业环境,要从育儿妈妈、待岗妇女的需求出发,让她们实现在家门口培训、在家门口自主灵活就业。近年来,佛山市各级人社部门因地制宜,深挖灵活就业岗位,逐步健全“妈妈岗”技能培训服务,以开拓更多元的“妈妈岗”,让更多的育儿女性能够兼顾家庭与工作,实现个人价值,同时解决部分企业用工的燃眉之急。该案例就是众多育儿女性实现再就业的典型案例之一。本案例中,就业援助工作在求职端,依托基层就业驿站,岗位信息下沉入社区,解决求职群体缺少岗位信息的难题;在企业端,与辖区内各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发掘更多的“妈妈岗”,定期跟进岗位变动情况;在服务端,用好第三方服务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在零工市场、零工服务点等提供精准服务,同时根据需求提供入社区、到家门口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

02“帮扶+培训”助单亲困境母亲灵活就业

关键词 困难家庭、兜底帮扶、公益性培训、灵活就业

案例情况

罗女士,43岁,已婚已育。2020年,其丈夫因病去世,家庭失去稳定收入。2021年,罗女士成为南庄镇妇女交流协会帮扶对象,孩子成为南庄镇慈善会困难家庭学生助学对象。其所在村村委会定期入户走访慰问,提供相应援助。同时,禅城区南庄镇公共服务办公室及时主动联系罗女士,将她列入重点跟踪帮扶对象,鼓励她积极参加各类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活动,为她提供就业服务及学习平台,并对其开展职业指导,促进转变就业观念,建议她考虑从事家政服务等灵活就业工作。2023年5月,罗女士经南庄镇公共服务办公室指引,参加“禅城灵姐”灵活就业公益培训班(南庄专场),并在培训后成功加入灵活就业行列。 

典型意义

政策兜底帮一把,就业帮扶送一程。开展就业援助工作,要结合被援助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本案例中,基层公共服务部门与社会组织形成合力,通过精准及时的兜底帮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被援助者的经济压力。同时,引导被援助者分析自身就业竞争力,转变就业观念,提供相适应的技能培训与招聘资讯,鼓励其灵活就业、多渠道就业,并进行定期回访,实现了对困难家庭帮扶的“授之以鱼,亦授之以渔”。

03“一人一档一策”护航残疾人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 残疾人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案例情况

小何,男性,23岁,肢体残疾二级,本科学历。因薪资期望高、岗位专业不匹配、就业区域分歧(希望在广州就业)等原因,毕业后未能尽快实现就业。在面向小何的就业跟踪服务过程中,顺德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联同容桂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区心理卫生协会组成三位一体的帮扶小组,多次沟通确认小何对薪资期望、岗位专业、就业区域等要求,对其进行精准帮扶,推送对口岗位16个,但均因未达到其薪资要求而被婉拒。同时小何在广州求职也屡屡碰壁。帮扶小组及时调整帮扶方向,强化对小何的职业指导,向其耐心分析当下就业形势,并与其家属一同引导他降低薪资期望、放宽就业地域限定,“先就业再择业”。最终,小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就业需求。在帮扶小组的协助下,小何在毕业约半年后,入职顺德区某医院,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一职,成功实现就业。

典型意义

随着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愈发引人关注。与健全大学生相比,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存在就业稳定性差、职场融入难、社会接纳度低等困难。面向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援助,必须根据其个人自身情况和特点,特别是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制订帮扶方案,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帮扶服务。一方面要适时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正确择业观;另一方面要持续留意对口工作岗位,积极开发高质量的新就业形态岗位,精准推送就业资讯。尤其是针对具体情况制定、调整帮扶策略,实现“一人一档一策”服务全覆盖,强化精准就业服务,满足残疾人大学生多样性的就业需求。

04“链式服务”架起就业与用工的“连心桥”

关键词 大龄失业人员、长期失业

案例情况

阮女士,48岁,已婚已育。其曾因需照料家庭而待业,后因临近退休年龄,较难找到合适的工作。顺德区大良街道中区社区劳动服务站将阮女士列为重点关注跟踪服务对象,多次进行上门联系、电话沟通等,了解其具体情况以及就业意愿等。同时,密切关注收集辖区内适合其就业的岗位信息。2023年4月,顺德区大良街道中区社区劳动服务站了解到辖区内一企业有招聘就业困难人员的意向,随即联系阮女士,将企业招聘条件与其就业意愿进行匹配,并做好向用工企业推荐简历、指导阮女士应聘技巧等工作,最终促成该用工企业与阮女士签订劳动合同。后续回访了解到,阮女士和用工企业对社区的就业推荐服务均表示很满意。

典型意义

构建“链式服务”,将“单点式”的就业登记、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衔接起来,提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本案例中,部门在日常的公共就业服务中采取定期和动态相结合的跟踪服务方式,并系统整理、及时更新跟踪服务台账,确保信息处于有效状态,帮助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更好地接受就业援助服务、尽快实现再就业。同时注重与辖区内的招工难或有设置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岗位的企业保持沟通,重点关注企业相关招工需求,以更多的就业岗位,更高效的“链式服务”,实现更好的人岗匹配。

05讲好政策做好服务助大龄人员找准就业定位

关键词 大龄失业人员、长期失业、灵活就业

案例情况

钟女士,46岁,大学专科,待业时长约2年。2023年9月,钟女士到南海区大沥镇行政服务中心咨询求职问题。工作人员发现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当即为其办理失业登记,协助提交认定就业困难人员申请,介绍可享受的相关政策。工作人员并就个人求职特点,向她分析目前就业市场供求情况,指出多年的工作经验是她的优势,但要适当降低择业标准,扩大岗位选择范围,才能更快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在就业跟踪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钟女士实际情况,向其推荐市内各企业的招聘信息。9月底,钟女士在桂城街道一烟酒商行实现灵活就业,并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办理灵活就业登记。后续回访时,钟女士表示,“目前就业岗位的工作时间较短,能兼顾工作和家庭。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领办法和补贴标准已清楚明白,感谢工作人员的帮助,使自己有了一定的收入,也减轻了缴纳社保的压力”。

典型意义

目前部分失业人员群体接受过大学专科甚至更高的教育,他们具备一定的技能,个人自主意识较强,失业后难以找到与期望值相匹配的工作。本案例中,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面向失业人员尤其是大龄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援助时,注重全面政策宣讲,并引导被援助者在明确自身优势、增强就业自信的同时,认清其自身短板,帮助他们尽快找准定位,明确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

06“精准施策+精心服务”温暖刑释人员创业路

关键词 刑满释放人员、自主创业

案例情况

赵先生,44岁,已婚已育,刑释后长期待业。2023年初,赵先生在南海区九江镇人社分局组织的一次就业指导活动上,提出有意向自主创业。随后,南海区九江镇人社分局与九江“启明星驿站”联合,为他提供针对性就业帮扶。鉴于赵先生具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和一定的创业能力,九江镇人社分局在重点帮扶创业实现就业上下功夫,向他介绍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和创业相关优惠政策,并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辅导。同时,联同九江“启明星驿站”针对其创业需求,在创业场地、资金等多方面开展帮扶服务。目前,在多方帮助下,赵先生已成功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开始自主经营创业。后续回访时,赵先生对九江镇人社等部门提供的就业创业援助服务表示十分满意。

典型意义

再就业是刑满释放和解除强制戒毒人员能否顺利融入社会和预防再犯的关键要素。本案例中,部门能做到准确把握被援助人具备的条件及其需求,为其分析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工作或创业目标,找准方向和定位,配对适合其自身条件的工作或项目。同时充分发挥各方机构组织、社区、协会的作用,尤其是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参与到戒毒人员及刑释人员的就业帮扶中,以跟踪、监管、服务的全链条,引导其回归社会。

07以高质量人岗匹配助高学历失业者再就业

关键词 高学历劳动者、高薪劳动者

案例情况

张先生,41岁,大学本科,拥有丰富的、多岗位的工作经验,因在职公司经营不善而失业,待业时长超半年,其求职意向是生产总监。因失业时间日久,求职屡屡受挫,加上自觉年龄在求职市场处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位置,张先生对自己能否顺利再就业产生怀疑,自信心不足,继而向南海区里水镇人社分局寻求就业援助。里水镇人社分局根据张先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职业指导,指出其就业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引导其找回就业自信。同时根据其求职需求,积极联系辖区内需招聘中层管理者的企业,经过三方沟通、推荐应聘,张某已实现再就业。后续回访时,张先生表示,“我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里水镇人社分局,因为自己失业时间比较久,之前面试了几家企业都没下文,日益缺乏自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慢慢找回自信,也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典型意义

高学历劳动者、高薪劳动者在失业后,因期待值较高等原因,虽拥有一定的技能和工作经验,但往往一时难以找到与期望值相匹配的工作,长此以往,求职信心、求职热情易受打击。针对该类型人群的就业援助工作,不仅要积极开发多层次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也要引导被援助人认清就业形势,在大环境下找准定位,增强自信,降低期望,才能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与就业岗位。

08公益性岗位助力困难群众“家门口”就业

关键词 大龄失业人员、公益性岗位

案例情况

陈先生,55岁,待业约9年。2020年11月,陈先生到三水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申办失业登记及认定就业困难人员。申办业务期间,工作人员现场进行职业指导、提供就业帮扶服务。工作人员通过对陈先生年龄、学历、职业技能、家庭经济状况、期望工作岗位、工资收入等情况的深入了解,推荐陈先生应聘某企业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工作。后续,陈先生成功入职。陈先生入职后,三水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定期联系其所入职企业,了解其工作表现及工作困难。经了解,陈先生能胜任岗位工作,与企业在2020年12月签订2年期合同的基础上,于2023年1月签订长期合同,有效解决其就业困难问题,改善其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后续回访时,用工企业与陈先生均对三水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就业帮扶服务表示“十分满意”。

典型意义

公益性岗位是国家就业兜底帮扶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案例中,基层人社部门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失业人员,以合理统筹、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方式给予安置,有效发挥了就业兜底保障作用。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做到加强与相关单位、企业的联系,积极收集公益性岗位需求或招聘信息;二是做实失业人员电话跟踪服务台账,每月提供至少一次电话跟踪服务,根据需求提供职业指导、就业帮扶服务;三是做好对公益性岗位再就业人员的长期跟踪服务,及时提供相应帮助,确保其长期稳定就业。

09暖心绿色通道,解网商自主创业者燃眉之急

关键词 网络商户、自主创业农民、创业担保贷款

案例情况

余先生,37岁,大专学历。因自主创业过程中,现金流不足,向创业所在区人社部门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三水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在审核中了解到,余先生具有农民、高校毕业生、网络商户的多重重点扶持群体身份,且符合贷款条件,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完成审核和公示仅用4个工作日,从申请到放款的整个流程仅用了1个月。余先生现已获得30万元贷款,贷款期限为3年,同时享受政府补贴利息的优惠政策。后续回访了解到,余先生获得创业贷款后,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拓宽产品销路,营业额和收益均有所增加。

典型意义

创业是就业之源,对于稳定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中,基层人社部门充分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的政策利好,一方面简化审核流程,严把各环节合规关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审核、环节并行等方式缩短审核时间。另一方面强化政策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政务网站等平台,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10多元化帮扶铺就残疾人再就业“幸福路”

关键词 残疾人员、长期失业

案例情况

谭先生,41岁,残障人士,待业时长约1年4个月。在对谭先生的就业援助中,高明区明城镇公共服务办公室将其纳入重点跟踪帮扶对象,为其办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充分了解其就业需求,定期通过电话跟进就业情况,留意适合残疾人员的岗位并进行推荐;引导其关注“高明人社”“明城发布”等公众号,主动获取最新的招聘信息;向其推荐区内各类招聘活动,鼓励其前往现场应聘,尽快重新就业。2023年8月,谭先生成功实现再就业。后续回访时,谭先生表示,其通过部门提供的就业援助服务,了解到更多的岗位信息,并根据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典型意义

实现稳定就业是保障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基础。本案例中,基层公共服务部门做到了善于引导残障人士分析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用好就业服务资源,树立再就业信心。主要举措有:一是扎实做好台账,充分了解被援助人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意向;二是畅通信息渠道,留意相匹配的岗位,引导被援助人主动获取就业资讯;三是强化政策解读,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提高就业政策落地成效。

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登记

如何找到合适的

就业政策、补贴、培训、岗位、指导

……

“就业E格通”来帮忙!

马上了解

“就业E格通”是由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筹建设,依托佛山市失业人员“暖阳计划”项目打造的,能够延伸镇(街)、村(居)的基层就业服务端。服务以“智能导岗,就近服务”为理念,借助地图定位、大数据、智能匹配等技术,为全市约3万名失业人员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着力解决失业人员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群众就业幸福感。

图片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5824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