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刚健笃实 辉光日新——江苏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合肥在线2024-03-03  89

导读:◇江苏将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更好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江苏将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根基,着力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争取更大主动、拓展更大空间◇江苏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江苏将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更好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

江苏将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根基,着力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争取更大主动、拓展更大空间

江苏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努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

以美丽江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一步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区域善治之美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亢 凌军辉 陈刚 柯高阳

由江苏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为丹麦船东定制的全新一代先进自升式风电安装船顺利下水(2024 年 1 月 3 日摄)许丛军摄 / 本刊

一年春作首,灯塔照航程。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7月、12月两次在江苏考察,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大动力。

开年就开工,万事行为先。

新年首个工作日,召开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启动会;新春上班第一天,召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锚定“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江苏制定八个“行动方案”和两组“若干措施”,稳开局、抓落实、求实效,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顶天立地,打造科技创新强引擎

万米深地,新年刚过,我国首次在9900米深度取出岩石样品,特深井自动化钻机部分关键配套,由江苏企业研制;

浩瀚太空,从天舟六号发射,到神舟十六号、十七号飞船升空,微波组件、芯片等“江苏能量”,为中国航天保驾护航。

上天入地,透射科技力量“顶天立地”。紫金山实验室建立首个6G综合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牵头研发的“奋斗者”号完成极限深潜,高效率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一系列科创新突破,标注江苏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使命担当。

“6G时代,网络将实现空天地海无缝覆盖。”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介绍,紫金山实验室已发布10多项全球首个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创下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多项“全球第一”,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序列。

以高能级平台锻造创新能力、激发创新“裂变”。过去一年,苏州实验室总部基地开工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新获批21家;创新成立江苏省实验室联盟,促进创新资源跨领域共享交融;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夯实科研地基;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加速建设⋯⋯江苏高水平实验室矩阵不断扩大,战略科技力量“聚合”增强。

瞄准科技“最前沿”,勇闯创新“无人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说,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江苏正着力破解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瓶颈,努力成为我国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和前沿科技突破先导区。

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创新“铺天盖地”。在位于苏州的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3台超导量子计算机持续运行,10多名年轻科研人员正在进行调试和运算。这里已完成26比特量子计算机研发,正面向100+比特量子计算机云服务平台攻关。

“我们不断提升加工工艺和测控技术,研制下一代量子计算机;同时加快建设‘量子-电子混合算力网’,支撑江苏做优做大做强算力产业。”该中心高级专家程启月教授介绍。离中心不远,漕湖片区正在规划打造量子科技产业园。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聚变,“科创森林”枝繁叶茂。江苏统筹推进89项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和85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在孵企业数量全国第一,2023年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数量领跑全国。

卡赫苏州团队研发的无线多功能清洗机全球首发,协鑫科技光伏“黑科技”FBR颗粒硅精彩亮相⋯⋯在第六届进博会上,江苏科技元素引人注目。2023年,江苏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2.1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9.9%。

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成立11年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持续探路科技体制改革,已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建立350多个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超7000项,衍生孵化1200多家科技型企业,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

科技赋能,开辟未来产业广阔天地。“新能源之都”常州锚定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加快打造龙城芯谷;“物联网之城”无锡聚集一批产业链企业,抢滩人形机器人赛道;老工业基地徐州加速转型,打造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集群⋯⋯江苏各地“锻长补短”布局新赛道,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城市发展主动力。

发展主动力源自创新策源力。江苏正谋划三年布局前沿技术、示范企业、孵化载体、应用场景、标准规范“5个100”行动,攻坚前沿科技,催生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决定产业未来。优先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等前沿性未来产业——不久前,江苏省出台指导意见,明确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塑造战略竞争新优势。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将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更好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聚焦关键环节加快探索突破,为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打造更强有力的引擎。

内外兼修,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大年初一,江苏龙年首趟跨里海班列鸣笛启程,装载生活用品、机械设备的列车从南京尧化门站始发,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驶向阿塞拜疆巴库,接通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

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一带一路”两个交汇点,全球要素在此集聚流动、配置增值,日益成为全国产业链供应链重要环节、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之地”。

物畅其流,通达全球。春节假期前7天,江苏中欧(亚)班列到发货物6020标箱,同比增长48%。去年全年开行2123列、增长7.6%,再创新高。

超60个团组赴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开展招商,启动“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出台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14条措施”,推进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2023年以来,江苏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构筑外资高端要素集聚高地,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新三样”出口规模、RCEP签证出口货值均居全国第一。

“链”上发力,穿透堵点。1月,由盛虹石化自研建设的PETG装置在连云港一次性成功量产。PETG俗称“塑料之王”,主要用于特种容器、高端膜材等领域,长期被“卡脖子”。此次突破将助力关键材料实现自主可控。

经济体系环环相扣,产业链条铆合共生。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国13.7%、全球4%的江苏,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

“蓄能聚力时,产业链吸引上下游,强如磁场;经风应变时,强大承压能力畅通经济循环,守住基本盘。”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爱勋说,世界产业体系加速演变,江苏持续筑基强链,让产业链一通到底、安全可控、精益高效。

一批新能源汽车“链主”企业牵引零部件配套商落户,常州集聚3400多家上下游企业,成为全国唯一覆盖“发储送用网”产业闭环城市,去年高质量迈入万亿之城。

江苏由此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五座万亿城市的省份,13个设区市全部上榜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各展所长打造产业地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机械、建筑等万亿产业拔地而起。

集群跃升,构筑高峰。先进制造业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集群化是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形态。逐群逐链建立工作推进机制,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等9个万亿级集群⋯⋯目前,江苏拥有1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居全国之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全球话语权,江苏加快构建“556”集群培育体系,打造新型电力装备等5个世界一流、新材料等5个国际先进、航空航天等6个全国领先的集群方阵,铸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母。

一台台精密工序装备整齐排列,一架架重型桁架机器人来回穿梭⋯⋯走进亨通光纤光棒智能制造工厂,“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场景背后,是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数智蝶变”,制造进阶。宁德时代溧阳工厂、中信泰富特钢江阴工厂、亨通光纤科技苏州工厂,2023年12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江苏新晋3家、以总数12家居全国首位。

当下,数以万计的江苏制造企业正积极拥抱数实融合。数据显示,江苏已累计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改造项目约5万个,拥有全国首批300家5G工厂中的97家,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9年全国第一。

更广范围推广数字化转型,打造未来智能制造标杆,江苏力争2025年实现7成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到2030年全面普及。

强筋健骨,锻造产业韧性;海纳百川,深度链接世界。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省长许昆林表示,江苏将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根基,着力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统揽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争取更大主动、拓展更大空间。

熔古铸今,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花灯摇曳缀满小桥,年货小摊琳琅满目,香囊福袋沁人心脾⋯⋯新春佳节,游人走进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平江路,感受古城之春、体验国风新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时代光彩。“京口瓜洲一水间”的西津渡,青石板路面层叠累积,“唐宋元明清,一眼看千年”;灯火璀璨的金陵小城,演员身着六朝服饰,展示精美绝伦的云锦制作场景;古朴雅致的无锡东林书院,游客饰梅花妆,绣平安福非遗手作⋯⋯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江苏省接待游客突破5500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稳居全国第一。

水火淬炼成其形,南北交融成其气,古今熔铸成其神。吴楚相接、江海共生,“水韵江苏”日益散发温润柔美、博雅厚重的独特气质。

南京中华门外,一座距今3000多年的古城遗址初显真容。不久前举行的专家论证会上传出消息,这座商周时期的“长干古城”,将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

百川渊薮,汲古润今。江苏启动地域文明探源工程,近两年来新发现史前、商周时期遗址及盐业遗址100多处。兴化蒋庄遗址新发现打破良渚文化“不过长江”的传统观念;宜兴骆驼墩遗址发掘出序列完整的平底釜,让人们重新审视距今7000到6000年的长江下游新石器史⋯⋯一系列考古发掘细致梳理“何以江苏”,生动讲述“何以中国”。

望运河帆影、枕长江涛声,长江和大运河两大中华文明标识在江苏交汇。高标准编制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着力打造运河百景、长江百景⋯⋯一条条“文化玉带”将沿岸文化遗产串珠成链,熠熠生辉。

以时间为经,寻古探今;以空间为纬,塑形铸魂。江苏努力打造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范例、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重要地标、文化引领区域发展的示范基地、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的金字招牌,为传承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贡献江苏力量。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精髓要义,江苏制定实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建设行动方案,一体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推动物质与精神“双螺旋”交织上升。

《江苏文库》力图呈现“最江苏”的文化记忆,《人世间》《守岛人》等影视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苏剧《国鼎魂》、锡剧《烛光在前》连获全国文华大奖,舞剧《红楼梦》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抒写历史之美、时代之美、文化之美的艺术精品不断涌现,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城。常熟虞山脚下,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子长眠于此,其倡导的“弦歌之治”为后世所尊崇。行走在这座江南小城,千年文庙气势恢宏,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星罗棋布,“10分钟”文化圈覆盖城乡。

从物质“富口袋”到文化“富脑袋”,江苏有“仓廪实”的底气,更有“知礼节”的文气。全省114家公共图书馆中96.6%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占比全国第一,居民综合阅读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53个百分点;“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省设区市全覆盖,每四个城镇居民中就有一个是注册志愿者。

“今天我们要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书写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答卷。”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勇说,江苏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加快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努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

人为标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包车包机送岗,还送暖心礼包,真是贴心周到。”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来自山东的孟师傅就在南京“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上,顺利入职一家汽车制造企业。

就业是民生之基。针对节后招工求职热,江苏依托129个专业化公共人力资源市场、50个规范化零工市场、300个“家门口”就业工作站服务矩阵,把招聘活动办到校园、车站、商超、公园;开设全国首个省级抖音视频号,打通直播招聘渠道,全天候就业服务“不打烊”。

枝叶关情,民生在心。江苏坚持把75%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民生领域,“民生成绩单”愈发厚实。2023年全省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9.5万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50.2万户;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4万余户,新增托位数超3万个;城镇新增就业占比超全国1/10,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综合水平位列全国第一⋯⋯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追求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共绘高品质生活新图景。2023年,镇江组建638支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上门服务,率先将快递员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淮安改造提升145所学校教室照明系统,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扬州为全市3.4万名适龄中小学生进行脊柱侧弯筛查,并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泰州建设“邻里中心·五美驿站”,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盐城构建一个个“养老服务圈”,老人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就餐娱乐、医疗康养等服务⋯⋯公共服务更加可及便捷,托举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民为本,细“治”入微。走进苏州吴江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居民可以“一站式”办理多个事项,几乎涵盖矛盾纠纷处理所有环节。“进一扇大门、消所有怨气”,当地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11.8%,调处时间压缩62%,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网格化兜牢民生、信息化科技赋能、精细化高效服务,江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不断下沉治理资源,2.1万个城乡社区活力日增,95%的纠纷化解在基层,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再上新台阶。

共建共治共享,参与度决定满意度。南京仙林街道组建“万家欢”“管得宽”等几十支志愿者服务队,群众从袖手旁观到拍手点赞再到动手一起干,一批志愿者成为社区工作能手;无锡新吴区高浪社区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居民和社工共同打造创意楼道,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距离高浪社区不远的太湖之畔,20多位寒假研学的中小学生走进小溪港鱼咀公园,用望远镜探寻栖息在芦苇荡中的湿地“精灵”。这里原是一处脏乱的鱼市码头,经过综合环境整治变身湿地公园,成为周边市民青睐的网红打卡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治理水平的集中体现。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贾汪区在采煤塌陷地里“种”出了好风景;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会客厅”,江畔的南通五山发生沧桑巨变;昔日“垃圾村”,今朝美田园,宿迁市耿车镇实现生态蝶变⋯⋯

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水韵江苏绿意盎然。长江碧水东流,干流江苏段水质总体保持Ⅱ类;太湖重现清波,水质藻情创16年来最好水平;生态日益好转,全省累计建成37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林木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分别增至24.09%和47.6%。

扬子江边,江豚“能见度”越来越高,野猪渡江频登热搜;连云港境内首次“捕获”乌洒灰蝶的踪迹,蕈步甲和方胸青步甲等昆虫在南京出现⋯⋯越来越多的生灵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美丽江苏更加可触可感可享。

“以美丽江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一步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区域善治之美。”信长星表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江苏切实以“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的胸襟格局、“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作风状态,创造更多走在前、做示范的现代化建设成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瞭望》2024年第10期 )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6053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