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生掩藏在戏文里,字字珠玑;性情激扬在板胡中,百折千回……传扬三千年的古老秦腔剧种,在科技更迭的时代开启了又一个青春的轮回。如今在西安,大量秦腔文化衍生出的IP符号强势出圈,在“国潮”之路上破壁重生。秦腔风尚进军动漫界 Q版人物形象萌到海…
人生掩藏在戏文里,字字珠玑;性情激扬在板胡中,百折千回……传扬三千年的古老秦腔剧种,在科技更迭的时代开启了又一个青春的轮回。如今在西安,大量秦腔文化衍生出的IP符号强势出圈,在“国潮”之路上破壁重生。
秦腔风尚进军动漫界 Q版人物形象萌到海外
作家贾平凹眼中,秦腔在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大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激越或婉转的音符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秦腔剧种涵盖的角色繁多,行当分类丰富,经三千年流传天然累积的海量人物形象,成熟完善的剧本故事,成为西安动漫从业者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连接起古老秦腔与现代动漫两个完全迥异行业。
西安80后动漫从业者韩寒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制作一部叫得响的中国本土原创动画片。当时,百年剧社易俗社里一部部精彩绝伦的经典剧目打动了对秦腔艺术还很懵懂的韩寒,古老秦腔艺术包罗万象,精彩迭起的故事和所涵盖的信息对于年轻人的启发不可估量。韩寒立志组建团队,投入所有力量打造出第一部秦腔动画片。紧接着,粉墨装扮的秦腔人物被90后团队设计成一系列Q版形象,个个萌态可掬,亲切可人。
萌萌的动漫小人儿动起来了,代表秦腔“国潮”的风尚立起来了,秦腔和孩子们之间的隔阂自然烟消云散。动画片中的唱段,均是老艺术家们的原音重现。比如《三滴血》的声音,就来自刘毓中、陈妙华等一众易俗社前辈们。这些,都是易俗社的老社长冀福记及社长惠敏莉等专家努力的结果,他们无偿将《三滴血》老电影等历史资料贡献出来。最终出炉的75集系列动画片《漫赏秦腔》,撷取了《三滴血》《铡美案》《周仁回府》《龙凤呈祥》《夺锦楼》《五典坡》《白蛇传》等一众名剧的精彩片段登录央视首播,更将这一股萌版的秦腔“国潮”带到了海外。在由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泰国文化部主办的“第14届中国电影节暨中泰影视交流周”上,《漫赏秦腔》配上泰文字幕,让当地观众领略了来自西安的古老“中国歌剧”。秦地风韵,西安“国潮”,一时间在泰国备受关注。
同样萌到海外的,还有另一部秦腔动画片《三滴血》。作为三秦儿女心目中秦腔象征、文化符号,《三滴血》上演百年经久不衰,这可能是几代前辈们最欣慰的时刻:这部经典之作百年后会遇上新的动画技术加持,走出潼关、走向世界。资深戏迷白志军从票友到动漫从业者,再到组建团队将《三滴血》改编成12集动画片。片中人物形象场景精致、细腻,保留着秦腔最典雅的部分,不仅亮相央视,更在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播出,还走进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突尼斯阿拉伯国际电视节及坦桑尼亚中国文化中心社交媒体平台,足迹抵达亚洲、欧洲、非洲,让秦声之美传遍丝路,令中国秦腔动漫的风尚,萌到世界各地。
搭载文旅劲风 重量级秦腔IP从潮流走向主流
花脸一吼,吼出了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苦音一颤,颤动着关中山河与平凡戏迷们的一片赤诚。尽管时代巨变,但这座城市里,人们痴迷秦腔的情结未变。这一代年轻人用自己的角度观赏秦腔、理解秦腔,打破的不仅仅是秦腔与动漫行业的壁垒,更将秦腔IP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程度。秦腔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科技能量在赋予古老秦腔新的变化,秦腔正搭载文旅劲风,成为这座古都最具实力的金字招牌、文化名片。
西安地标钟楼下,迈入易俗文化街区里,人们抬头就能看到一个巨大的秦腔人偶秦小易。他是街区的“代言人”,平日里就端坐高楼上,面对八方来客笑着“比心”。夜幕降临,这颗心闪闪发亮,提示着人们这里拥有最正宗的秦腔符号。秦小易比心的模样,是年轻游客们心目中的打卡地,人们从不同角度与秦小易同框,在旅途中留下与西安秦腔人偶形象最有趣的合影。走进全国首家秦腔文化主题书店里,以秦腔四生、六旦、二净、一丑符号为原型设计营造的IP化秦腔主题场景,让秦腔符号变身为时尚潮流的一抹亮丽色彩。
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各大景区、机场车站,千姿百态的秦腔文创产品,已经在游人中传递出古老秦腔不仅能吼,当今很“潮”的信号。秦腔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标志性人物形象,是绵延三千年秦腔艺术风格中最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和视觉冲击力的部分,经历年轻设计师巧妙的匠心雕琢,如今变身为秦腔“国潮”的文创衍生品。
动画片《漫赏秦腔》出品人韩寒创立的戏宝盟、友戏君品牌,集结玄奘、杨宗保、许仙、张飞、关羽、嫦娥、花木兰、西施、貂蝉等一众秦腔人物形象,虽经萌化设计但依然保持着各自鲜明的服饰特征与妆容,一眼就能辨识每一位秦腔人物的基本信息。这些形象,已经成为钥匙扣、扇子、手办、抱枕、立体画等一系列文创产品的招牌,遍布西安全城的77个点位,在大唐不夜城、历史博物馆、兵马俑等人流如织的地方,与年轻的朋友们亲密相会,向南来北往的宾客们讲述着古老秦腔日新月异的历史,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流传在关中大地上的戏曲符号。
文旅业态融合,秦腔IP助阵,闯出了一条由潮流迈向主流的路径。秦腔的生发,与这座城市的命运、风土人情相伴相依,秦腔“国潮”承载着几代人对秦腔在当代社会里的价值期望,同样承载着年轻一代对于西安这座城市戏曲文化代表的情感诉求、文化认同、价值理念与时尚追求。
影像技术加持 秦腔元素来到科技世界
一望三千年,流淌在秦人骨血里的秦腔,承载了多少代秦人的喜怒哀乐。一缕韵白、一声嘶吼、一袭水袖、一个亮相,属于秦腔的手、眼、身、法、步,几代人潜心钻研的程式化章法,在一点一滴的精微之处传承。如今,数字虚拟人、3D影像、人工智能AI动捕技术……一切科技前沿的最新技术,均可与秦腔艺术无缝接轨,精准捕捉、全息式记录秦腔之美的每一个瞬间。
1918年诞生于剧作家范紫东笔下,1960年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再到采用3D电影技术再度拍摄,从文字、戏台到影像,易俗社代表作《三滴血》的百年之路,每一个节点,都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易俗社社长惠敏莉感慨道,“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二度创作,每一个时代里,人们都在致力创新古老戏曲的传播方式,经典老剧目应时代潮流而焕新,又散发出新一轮青春的活力。”
当秦腔元素来到科技世界,秦腔“国潮”的青春之歌已然唱响。在香港回归26年庆典活动现场,西安展区的球幕影院里秦腔第一个虚拟人“秦筱雅”的形象出现在西安宣传纪录片中,柳叶般的眉眼、柳枝般的身段、丝绸般的水袖、清丽绝俗的唱腔,让香港年轻一代观众领略到秦腔艺术的蹁跹婀娜之姿。作为秦腔在年轻一代中的数字化代言人,“秦筱雅”还在网络世界里与摇滚歌手王建房共唱了一曲《长安夜》。“秦筱雅”设计制作团队表示:大家在技术层面花费了大量心血,给这位虚拟秦腔小姐姐从动作、声音到形象,都注入了秦腔的灵魂,她是市面上所有虚拟人里,最正宗的秦腔人。
关于秦腔的创意还不止于此,几代秦腔人根本无法想象,如今先进的AI捕捉技术也能为秦腔艺术的传承做基础工作。在西安,无穿戴人工智能AI视频动捕核心技术打造的平台友戏君,只需要普通的拍摄视频,即可捕捉人物的动作并生成3D动作数据,可用于戏曲教学和舞蹈教学中的身段训练指导。比如,排练时摄像头可以全方位捕捉出演员的身体肢体运动,和标准运动进行对比,比如手抬起的角度,转身的速度,下腰的幅度等等,并给出指导意见,帮助戏曲演员们有针对性进行改正,真正让技术为艺术服务。
作为这座城市的重量级IP,秦腔三千年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从未中断,传统秦腔的文化价值和品牌力量,正在与现代科技元素同频共振。这样的一种演进,使得秦腔千百年来所积累的文化底蕴、视觉美感、潮流感已经突破了传统与时尚,创新与守旧,科技与人工之间的壁垒,萌发着崭新而蓬勃的朝气。于是,在某些特定场合里,秦腔的面目正褪去沧桑厚重的那一面,在历史长河的浪花中激扬着一曲曲青春之歌。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图/受访者图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6190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