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焊接机器人爬进管道,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应用混凝土整平机器人,实现了混凝土楼板全自动整平及覆膜,提升了质量……正在建造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工程建设现场,建筑机器人应用、BIM+AI应用、AR技术、智慧工地平台搭建等带来的智能、数字、绿色,已经成为该工程的新质生产力。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主楼施工应用混凝土整平机器人。
各类机器人轮番上阵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工程项目建设入口处,有一块显示屏,上面的数据不断在刷新。
这是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利用BIM、GIS、AI、5G、高精度定位和大数据等信息化科技手段,采集分析工程建设中的各类数据,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管控,从智慧建造、智慧管理及物联网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应用,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为保障项目智能建造有效推进,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工程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智能建造领导小组,科技中心作为智能建造的牵头部门,负责智能建造建设的日常管理与协调,实现智能建造管理平台各模块平稳、安全运行。
应用混凝土整平机器人、三维扫描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测量机器人等各类机器人“轮番上阵”。以应用混凝土整平机器人为例,实现混凝土楼板全自动整平及覆膜,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提升了质量。传统施工行业实现从“人”造到“机”造,从“建造”到“智造”。
数字化技术串联建造过程
T2航站楼是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造型独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
BIM技术,让数字化技术串联起整个建造过程,达到“穿针引线”和“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确保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完成。
北京城建集团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经理李建华介绍,简单来说,施工之前,项目团队利用BIM数字化技术对施工方案反复模拟推演,针对技术可行性、工期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全方位评估,最终选定最优方案,同时将各类方案、交底制作成二维码,实现可视化交底。
施工期间,项目团队利用BIM数字化技术对多专业穿插施工进行优化设计及综合协调,促使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各专业协同发展、各工序高效穿插,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工程基于BIM轻量化模型,结合AR技术,进行全专业可视化交底。
“BIM+VR”可视化交底提升效率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工程基于BIM轻量化模型,结合AR技术,进行全专业可视化交底,同时将模型在真实环境中场景重现,实现厘米级定位,为施工和验收环节提供可视化参考,极大提升施工效率。
其中,核心区混凝土结构施工创新采用“混凝土材料与施工一体化抗裂技术”,研制低放热、低收缩混凝土材料,创新地上混凝土梁板“跳仓法”施工工艺,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结合BIM数字化推演施工顺序,成功节约工期2个月,同时采用机器人整平结合蓄水养护,有效降低开裂风险,以数字化技术助力项目高质量建设。
在主楼钢屋盖施工中,项目团队开展“钢结构与金属屋面一体化”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有限元模拟和试验分析,论证方案可行性,利用BIM推演对多种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选择“钢桁架与金属屋面底板一体化提升”的最佳施工方案,如期实现了重达8660吨的钢结构屋盖一体化提升,极大地减少了高空拼装的工程量,保障了安全、提升了质量、缩短了工期,创造了钢屋盖带板提升在重量和面积上的全国之最。
目前,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工程项目已通过安徽省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验收,荣获安徽省绿色工地试点项目,完成中建协绿色建造竞赛活动的中期验收,得分96.68分,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同时还荣获安徽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余佼佼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6360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