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将盘活“宗祠文化”打造城乡村文化传播基地

合肥在线2024-05-07  119

导读:在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董家湾,有一座董氏祠堂远近闻名。这座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古宗祠不仅为合肥地区现存较早的砖木结构建筑之一,其流传至今的《家谱》更是影响了很多人的行为举止。4月30日,记者前往探访时了解,肥西将以此盘活“宗祠文化”将其打造成乡…

在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董家湾,有一座董氏祠堂远近闻名。这座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古宗祠不仅为合肥地区现存较早的砖木结构建筑之一,其流传至今的《家谱》更是影响了很多人的行为举止。4月30日,记者前往探访时了解,肥西将以此盘活“宗祠文化”将其打造成乡村文化传播阵地。

董氏祠堂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在祠堂正厅,董思俊向记者读起了手中的《家风家训》

家谱中家训这一精神文化纽带与现代社会相连,依旧在当代焕发着别样的魅力

现状

300多年历经沧桑,为皖中地区宗族祠堂建筑缩影

董家湾最初名为公思湾,因为丰乐河缓缓流淌时在这里打了个湾,故名公思湾。

“当地人称这是块‘老鳖崴沙地’,也就是通常讲的风水宝地,而董氏祠堂就坐落在此。”在宗祠门前,今年74岁的肥南董氏宗亲联谊会理事会秘书长董思俊指着眼前的董家湾娓娓道来。

据史料记载,董氏祠堂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当初因资金所限,尚未广修,后陆续扩建至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

直至光绪年间由董氏后人董大义、董履高叔侄二人将宗祠竣工,前后三进、两侧包厢、砖木结构。重桁斗拱鱼梁木,雕花亮阁,大小房屋40余间。是目前合肥地区保存最早的砖木结构建筑之一。

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造型独特,是清代时期皖中地区宗族祠堂建筑的缩影。

记者在祠堂一角发现,有一块名为“董氏碑记”的碑石,碑文上记载了董氏家族的发展史以及祠堂建造史,时间的冲拭带走了许多当初的痕迹,但碑文上的字依稀可辨。

上世纪60年代,董氏祠堂更名为五四小学,一直沿用至2005年撤校。1986年被肥西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2018年,肥西县分别投入资金对董氏宗祠进行了全面修复,基本再现了董氏宗祠独特的建筑风格。2013年,这里被列为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

计划

盘活“宗祠文化”,将其打造成乡村文化礼堂

“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今天的祠堂,是在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而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董氏宗祠便是其典型代表。

“凡乡村城市同街共井都是乡里,既谓之乡里则兴我田里,相连房屋相比切不可因些须小忿构成大患,失了同乡共里的和睦,必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凡冠婚丧祭之事俱要致敬尽里,这终是好人,若不和睦乡里便有法惩治他”。在祠堂正厅,董思俊向记者读起了手中的《家风家训》。

董思俊表示,这份《家风家训》共分孝顺父母、和睦乡里、教训子孙、毋作非为等六个篇章,而上述文字即为“和睦乡里”内容,目的是弘扬着和睦共生、乡风文明的精神,为社区的繁荣做出卓越贡献。

“虽然董氏宗族的家风家训规范的是族内后人言行,但也影响着社区成员,让大家明白乡村、城市、同街共井皆为乡里。”在董思俊看来,“和睦乡里”的理念需要社区成员时刻保持对土地的敬畏和对家园的责任心。

董思俊解释,除了需要和睦身边的人,家风家训还强调要保持宽容,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相处的社区环境,尤其是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每个社区成员共同的责任。

“祠堂作为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代表着过去,但可以通过家谱中家训这一精神文化纽带与现代社会相连,并在当代焕发着别样的魅力。”肥西县文明办负责人张静表示。

接下来,丰乐镇将依托董氏家谱和祠堂,将家训中的邻里和睦、孝敬长辈等融入文明实践中,以此来教培新时代下的市民崇心向善的正能量,让祠堂成为乡村的文化礼堂,成为传播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阵地。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峰 文/摄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6434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