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坚团队研究成果于2024年4月17日在《Nature》发表
5月13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合肥肿瘤早筛创新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肿瘤早筛研究院”)获悉,肿瘤早筛技术迎来新突破。今年4月,该院研究团队关于“数字胶体增强拉曼光谱定量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上发布,将应用于肿瘤早筛,有望在合肥率先实现产业化。
肿瘤早筛技术能够提前1-2年检测到人体内的早期恶性肿瘤细胞。细胞由分子组成,拉曼光谱就像是每个分子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为科学家们利用拉曼光谱实现肿瘤早筛提供了思路。
经过20余年的攻关,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合肥肿瘤早筛研究院副院长叶坚,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了数字胶体增强拉曼光谱技术(以下简称“dCERS”),并于今年4月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普遍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项技术不仅在国际上首次突破增强拉曼可重复定量检测,彻底改变了小分子分析方法,同时具备可大规模生产和制备的能力,具备检测方法便捷、成本低、易校准等优点。
叶坚解释:“通俗理解,dCERS就像是精度极高的‘透视眼’,能够看到人体内的早期肿瘤细胞。”他介绍,dCERS技术通过血清就能诊断出患者的肿瘤细胞,可以有效减少误诊,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从实验数据来看,dCERS筛选的差异代谢物对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的区分准确率已达到100%。
其实,筛查早期肿瘤的技术早已存在,现在多使用质谱或核磁共振技术,但因检测手段单一、成本较高,一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适化使用。叶坚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的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拉曼光谱技术在肿瘤早筛中可操作性更强、成本更低,且因为仪器很小,应用场景不受局限。
合肥肿瘤早筛研究院是上海与合肥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现已全面部署肿瘤创新标志物发现、肿瘤早筛创新方法学研究、肿瘤早筛临床医学与真实世界队列研究。dCERS的成功开发,将进一步推动肿瘤早筛的普适化。据介绍,该研究院计划在2027-2028年,建成癌症早筛中心,形成肿瘤早筛试剂、设备研发、生产营销的成熟产业。
“我们计划将dCERS率先在合肥进行成果转化。dCERS实现产业化后,老百姓们在百元左右就能接受肿瘤早筛医疗服务。”合肥肿瘤早筛研究院副院长徐宏表示,研究院去年已在合肥包河区开展了2万人结直肠癌早筛社区队列,目前正在庐阳区、蜀山区、瑶海区开展总计5万人以上规模的社区队列研究,助力提升肿瘤筛查在基层普及率。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 文/图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6479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