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实事 托起“稳稳幸福”

合肥在线2022-10-15  195

导读:药品降价了,看病更省心;老旧小区改造了,居住更舒心;新小学就开在小区旁,孩子上学更方便了……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二字,既宏大抽象,又细微具体。在合肥,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民生故事,让群众于细微处触摸它的真实“纹理”和人本“质地”。站在时…

药品降价了,看病更省心;老旧小区改造了,居住更舒心;新小学就开在小区旁,孩子上学更方便了……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二字,既宏大抽象,又细微具体。在合肥,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民生故事,让群众于细微处触摸它的真实“纹理”和人本“质地”。

站在时间的节点驻足回望——十年来,合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突出民生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生活的美好。

“最大民生”

共享发展成果

在庐阳区各镇街、小区宣传栏、物业中心等处,广泛张贴着社区就业小程序二维码。通过小程序,有求职需求的居民只需在家门口拿出手机扫一扫,并录入个人求职信息,系统便可以将其推荐给相匹配的用人单位。

2019年以来,庐阳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智慧社区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试点,探索打造“社区三公里就业服务圈”。如今,“社区三公里”智慧就业平台已在全市推广开来,重点服务社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今年上半年,三公里就业服务圈已覆盖城区社区370个,覆盖率95%以上。

为了让群众“好就业就好业”,今年前6个月,我市举办各类招聘会1300多场,服务企业2.67万户次,达成意向近6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同时,加强人才技能培训,全市新增技能人才近8万人,超年度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超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55.84%。

就业是最大民生。聚焦劳有所得,合肥将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十年来,全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逐年提高,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198.36万人,年均增加19.84万人。”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对重点群体分类施策,其中就业见习财政补贴由800元/月/人提高到1400元/月/人,实现就业政策全覆盖、零死角。

数据印证成效。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万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0和1.2个百分点,是2012年(2.54万元)收入的2.09倍,年均增长8.5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9081元增长到26856元,连续十年跨千元增长。

“学在合肥”

培育未来希望

走进合肥九中新校区,不禁眼前一亮。校园整体为新徽派风格,南广场空间规整大气,精心复原的“横渠书院”古色古香,现代化的体育馆、塑胶田径场让同学们可以尽情挥洒青春的汗水。

建好每一所学校,是合肥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随着合肥一中瑶海校区、合肥六中菱湖校区、合肥九中新校区、合肥十中新校区、黄麓师范学校新校区相继建成,“最美的建筑在校园、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成为合肥市民的广泛共识。

10年来,全市教育投入超过2000亿元,累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979个,其中中小学项目353个、幼儿园项目626个;累计新增学位76.6万个,其中中小学学位58.6万个、幼儿园学位18万个。

十年来,合肥市从“幼有所育”到“老有所学”,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全学段各类型教育全面覆盖。据统计,目前,合肥有托育机构835家,累计可提供托位2.71万个,千人口拥有托位数2.86个,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96.9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3.6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89.5%,基本建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覆盖城乡、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现有各类学校2328所、在校生236万人、教职工17.2万人;老年学校1429所,参与线上、线下学习达25万人。

据悉,在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合肥市“教育服务”满意率位居全国第六,“学在合肥”品牌在“科里科气”的合肥熠熠生辉。

病有所医

守护百姓健康

家住庐阳区海棠街道的秦女士与爱人由于工作忙碌,计划中的孕前检查一直未完成。日前,一条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短信发到秦女士的手机上:我院正实施免费孕检,还提供不同体检时间,供您选择。看见信息,秦女士与爱人就商量报了名。

“在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就能享受到免费孕检服务,不用去大医院排队,还有多个时间段可选择,非常方便。”秦女士笑着说。报名后没多久,社区医院便为她预约好了孕检时间。

“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模式,让基层医疗防治网越织越密,也让合肥市民健康生活越来越有“医靠”。

这十年,合肥市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夯实基层卫生基础,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打通堵点难点,将优质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乡镇。

“以后再也不用跑到大医院,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极大方便了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在瑶海区大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老年患者高兴地说。

2020年,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卫生服务中心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城市医疗联合体,有效缓解了该社区群众看病难题。在该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可进行影像、心电、数字化门诊及住院远程会诊。市二院还派出多个临床专家,定期开展专家门诊、专家查房等诊疗活动。

随着紧密型医联体工作持续推进,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智慧医疗”带来的方便。“重病大病省市医,轻症保健基层看”,既能及时看好病,又少了不必要的路途奔波。目前,合肥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经验在全省推广,基层诊疗量占比(不含省属医院)提升至66.74%。

通过不断夯实基层卫生基础,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扩容,提升基层医疗人员能力等措施,合肥着力为群众营造更加方便、安心的就医环境。截至目前,全市设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232个,增长70.5%;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248人,增长175.9%,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963人,是十年前的2.7倍,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

这十年,合肥还全面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工作,推进“分级诊疗”落实,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15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目前,全市共组建3316个家庭医生小组,签约244.57万人,签约率31.4%,有偿签约履约进度达95%,家庭医生走进千家万户,充当起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未来,合肥民生保障网将织得越来越密实,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将会更加精彩。 ·本报记者 朱震宇·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825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