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版中关村”的创新答卷

合肥在线2022-10-18  240

导读: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几乎每天都有一家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司成立;头部颈部企业层出不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302家增加到2000家,上市企业从14家增加到34家;新兴产业枝繁叶茂,“中国声谷·量子中心”享誉全国;现代化科技新城日新月异,形成环王…

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几乎每天都有一家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司成立;头部颈部企业层出不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302家增加到2000家,上市企业从14家增加到34家;新兴产业枝繁叶茂,“中国声谷·量子中心”享誉全国;现代化科技新城日新月异,形成环王咀湖等多个产城融合城市生活圈……

十年来,合肥高新区秉持“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立区宗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探索出了一条“科学-技术-创新-产业”的内生发展之路,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核心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和“科大硅谷”核心区,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连续八年稳居前十,积极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成为“合肥版中关村”。

高新区全景

高新区全景

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市场主体从8000家净增到7.6万家

十年来,合肥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37亿元增长到2021年1252.7亿元,年均增长15.7%。税收收入从42.77亿元增长到248.7亿元,年均增长21.5%。

用全市1.1%的土地实现了全市11%的GDP和19.8%的税收。规上工业总产值从790亿元增加至2200亿元,年均增长12.1%。全区市场主体从8000家净增到7.6万家,年均增长近3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从302家增加到2000家,上市企业从14家增加到34家。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为375件,专利申请授权数连续位居全省第一。

如今,在合肥高新区,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家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司设立;每周都会有科技型企业发布创新产品;每月都会有国家重大专项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发布成果。在这里,研制出了世界第一台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世界第一款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国内首创毫米波芯片、应用于北京冬奥的全色激光显示“雪如意”,墨子号、质子刀、嫦娥钢、原子力显微镜……高新区已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

头部企业不断涌现

新兴产业之树枝繁叶茂

合肥高新区还培育了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光伏逆变器企业阳光电源、技术全球持续领先的语音智能企业科大讯飞、出货量全球前列的可穿戴设备企业华米科技、国内第一家光刻机上市企业芯碁微装、国内首台空中交互呈像技术企业东超科技、国内芯片制造EDA龙头全芯智造、全国最大网络货运企业维天运通。

“我们培育超千家高成长性企业、260家卡脖子技术企业、4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陆平说。

目前,高新区集聚合肥人工智能国家战新产业集群企业约1500余家,合肥集成电路国家战新产业集群企业约260家,集聚50余家量子信息产业的量子一条街闻名全国。光伏产业和大健康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功塑造中国声谷、量子中心等“地标性”产业品牌。

完善高能级双创体系

改革开放推向深入

十年来,合肥高新区高能级双创体系日益完善。

战略科技力量显著增强,量子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大高新校区一期建成投用,深空探测实验室、离子医学中心等重点研发机构落地投用,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的企业共计77家,仅次于北京中关村位居全国第二位。

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高新区建立了“引导性股权投资+政府基金+社会资本+风险投资+产业化专项基金”五位一体的多元化创业投融资体系。115个成果转化项目科研创业团队“零资金”开办企业,成为“科技创业零门槛”的典型案例。全区孵化器面积也从不到50万平方米增至550余万平方米。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最新排名中,合肥高新区仅次于中关村、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位列全国第四。

实际上,合肥高新区抢抓自贸区先行先试机遇,聚焦企业发展痛点,推进制度创新,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获得省市赋权526项。2021年,高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2.3亿美元,是2012年的4.8倍,年均增长高达19.1%。实际利用外资6.1亿美元,是2012年的两倍。

构建“美丽高新”

现代化科技新城日新月异

在合肥高新区,一座现代科技新城日新月异。构建“美丽高新”“1520”规划体系,围绕城市安全、自然生态、宜居环境、城市形态、产业能级“5大核心维度”,打造了环王咀湖等多个产城融合的城市生活圈,建设集科技、产业、人文、山水于一体的科技新城。

目前,高新区已形成“七纵六横”路网结构,全区建成道路总里程278公里,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建成运营。

名校战略成效显著,中加国际学校、合肥六中高新中学、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等投入使用,形成“7中学+14小学+35幼儿园”的学校布局。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安徽省妇幼保健院(西院)建成投入使用,形成“2所三级甲等医院+5个卫生服务中心+2个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服务布局。

高新区还获批中西部首批、安徽省首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编制全国首个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规划,制定首个全国开发区双碳工作方案,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9.79%。

规划“未来科技城”

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量子中心”

2022年9月24日,合肥高新区正式发布《合肥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行动方案》,将以建设未来产业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核心,实施八大“领先行动”,构筑“1+3+X”未来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在局部领域率先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量子中心”,实现从国内领跑到世界领先。

“十四五”末,高新区将构筑“一心、两轴、五区、三组团、一新区”的“12531”空间发展格局,全面启动“未来科技城”规划建设,引培若干家世界一流科技领军企业,力争国家高企突破5000家,上市企业突破60家,孵化器建设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突破50家。

高新区还将打造“4312”产业工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健康经济和服务经济,打造大信息、大制造、大服务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及大健康一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专精特新”和瞪羚独角兽企业2000家,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中国声谷、量子中心。

“今天的合肥高新区,已经是创新力量澎湃激荡、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城市日新月异、百姓宜居宜业的发展热土,吸引着全球创新资源和人才的汇聚。” 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陆平表示,面向未来,高新区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勇担国家使命,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姗/文 吴翰林/图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839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