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科8所科研人员正在开展相关产品研发。
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记者从位于合肥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电科8所”)获悉,梦天舱中的多项重要配套产品由该所自主研发,这些设备共同“构筑”起了梦天实验舱的“信息高速路”。
搭建信息“高速公路” 让“天地”顺利“沟通”
“身处”太空的空间站如何与地面“交流”?这就需要一系列“不一般”的信息传输设备。
此次,中国电科8所为梦天舱配套了千兆/万兆光模块、光缆、光缆组件。依托这些产品,各种图像、语音、指令、数据等信息得以在空间站各舱间以及天地之间实现高质量的双向高速传输。
中国电科8所航天组件工程中心负责人高泽仁介绍,这一整套信息传输设备稳定性高、传输速率高,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输质量和速度。“例如我们可以在之后回传的视频里,清晰地看到航天员的动作细节等,地面工作人员与航天员的通话也更稳定更清楚。”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介绍,千兆/万兆光模块是我国空间站信息系统上水平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元器件。依托这些产品,海量的实验数据、高清图像得以在空间站与地面实现高速数据信息传输,以及天地通话、视频互连、太空授课和航天员出舱活动。
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制“穿舱光纤”
中国电科8所此次为梦天舱配备的还有一项关键设备——穿舱光纤连接器。
在地面搭建设备实现高速互连,如今已是轻而易举的事。不过同样的场景放入太空,可不是一件易事!
为实现舱内外数据互通互连,就需要穿舱光纤。可以理解为,要布设从“屋外”延伸到“屋内”的光纤。
可太空环境不是简单的“屋外”。舱外光纤要能够耐高低温、抗辐照,具备多重环境适应性的能力。“我们针对光纤材料结构,通过大量实验,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和优化,解决了空间站舱外抗辐射大规模光互联等一系列难题。”高泽仁说,因为中国空间站计划在轨运行超10年,还需让光纤在该环境下具备“长寿命”属性。
另一个关键难题,则是穿舱光纤带来的气密封问题。“舱外属于真空,舱内则是常温常压。光纤虽穿舱,但舱体仍需保证密封。”高泽仁介绍,经过多年研发,团队成功解决了空间环境下气密封的难题,在为空间站内外传输数据开辟直达通道的同时,保证了舱体的完全密封状态。
中国电科8所研制的穿舱光纤连接器,成功突破了航天长寿命抗辐照光纤关键技术,解决了空间环境下气密封及空间站舱外抗辐照光互连难题,能实现空间环境下各舱间海量数据的传输,保证航天员及空间站平台安全,履行空间站海量数据传输和交互的重任。
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文 杨锋/摄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950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