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开忠(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指明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方向,对新阶段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守正创新意义重大。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之核心要义。
深刻彰显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科学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是深刻把握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之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工业文明具有内在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转向生态文明。
马克思曾经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从马克思这一视角看,生态文明区别于工业文明的实质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要素生产。从绿色化视角看,这是能源供给清洁化、能源使用电气化,生态文明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石;从数字化视角看,这是生产工具智能化、生产原料数据化,生态文明以人工智能(AI)、数据为基石;从绿色化和数字化融合视角看,这是能源供给清洁化、能源使用电气化、生产工具智能化、生产原料数据化的结合,生态文明基于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数据。
类似国内外对数字碳中和的理解,数字生态文明可以被定义为绿色数字化、数字绿色化以及绿色数字化和数字绿色化的融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其中的系统观念来审视,单纯的绿色数字化或数字绿色化是片面的,绿色数字化和数字绿色化的融合才是数字生态文明的全部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深刻彰显了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的本质特征,科学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向和目标。
绿色化与数字化必然融合发展
数字生态文明以绿色数字化和数字绿色化融合为基础,绿色化和数字化融合是建设数字生态文明、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内在规律。
为什么融合发展会成为必然?答案在于绿色化和数字化二者的互补性。一方面,能源互联网是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基石,但只有数字化才能将能量流、信息流、碳排流、价值流整合为一,并促使能源在生产、传输、使用、存储等各个环节深度融合而形成能源互联网。正如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所指出的,数字化是可再生能源革命成功之道。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例如,半导体产业能耗高,且随着制程先进性的递进,电量消耗还会倍增。以28纳米为基准,10纳米制程的电力消耗会增长50%,5纳米则会高出110%。据报道,台积电在台南一间5纳米的工厂日耗电量72万千瓦,超过整个台湾地区东部56万人口的日消耗量,其用电量占到台湾地区全部电力消耗的7%~10%。再如,训练单个AI模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可能相当于5辆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如果没有可再生能源的支持,而是继续基于化石能源发展数字技术,必然将大大增加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加剧气候危机,这显然不可持续。可见,绿色化是数字化可持续性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正是基于对绿色化和数字化必然融合发展这一规律的准确判断。
如何走好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人类文明演替的决定性因素。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的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无不基于新的能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正在发生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基于可再生能源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成为数字生态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为我们指明了建设数字生态文明的路径和方法。
从生态文明的内在逻辑来看,建设数字生态文明应坚持绿色智慧的创新驱动,不断增强人类社会的适应性和共享性。一方面,与工业文明效率至上不同,生态文明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本运行逻辑,面临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环境,强调不断增强人类社会的适应性。因此,推动绿色化和数字化融合发展,应遵循自然生态逻辑,以增强适应性为首要原则,努力使整个经济和社会系统运行起来更像是一个由众多交互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数字化可使万物互联,极大地提高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能力,形成强大的专业化和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使社会趋向零边际成本、协同共享。因此,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还要顺应网络报酬递增规律,把趋向零边际成本、增强协同共享作为基本原则,让最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构建数字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福祉。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2日 02版)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4766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