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2022年,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位居省会城市第二,实现较大幅度提升,创历史新高。
“从0到1”的突破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投入占地区当期生产总值的比重。
2022年,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469.5亿元,同比增长18.98%,占全省40.7%,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
“从研究活动看,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79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明显。”市科技局副局长戴兵说。
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道阻且长”,“烧脑”又“烧钱”。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国之重器”的承载地。在这里,各项基础科研争分夺秒,多项世界纪录被不断刷新——
EAST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创造45.2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CRAFT进入关键部件的研制和现场集成及调试阶段……
“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离不开持续性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合肥累计投入超178亿元保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基础研究往往短时间内难以收获显著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合肥不断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力度,是为了强化自身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戴兵说。
保障“国之大者”,建设“国之重器”,服务“国之栋梁”。伴随基础研究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合肥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越来越强。
聚力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科创引领高地,量子产业聚集度和专利数稳居全国首位,推动建设高水平深空科学城……
2022年,合肥跻身全球科技集群第40位、较上年提升15位,在国家创新城市排名中,合肥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从1到N”的跨越
创新的生命在应用。从1到N,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大市场的跨越,延伸了研发活动的链条,刺激着产业创新的神经。
如何让越来越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新型研发机构的“桥梁”作用愈发凸显。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搭建的是合肥重点产业与科学岛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之桥。
“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两大产业链发展方向,创新院通过设立技术、应用等研发中心,推动科学岛科技成果在肥就地转化。”合肥创新院平台建设部部长余伟介绍。
服务地方公务用车改革的中科美络、精准医疗行业的中科普瑞昇、从事新能源汽车安全防护的中科中涣……截至目前,合肥创新院已累计孵化企业350余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
今年以来,合肥与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院士团队等新建新型研发机构15家、总量达48家,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70亿元,累计孵化高科技企业超1300家,共集聚海内外研发人员4300余名。
新型研发机构,孕育出一个个研发主体,激发合肥全社会研发活力。
不仅如此,在市委科创委的牵头抓总下,合肥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设立“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种子基金……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建立起创新创业的优良生态。
科技企业竞相涌现。2022年,合肥净增国家高企1834户,平均每天诞生5家国家高企,总数达6412户;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200余家、同比增长近七成。“今年预计国家高企达82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1000家。”戴兵说。
创新人才“万马奔腾”。合肥全市人才总量超240万人,在站博士后近2700人。今年1~9月全市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23万人,同比增长13%。
各类创新主体不断加入研发队伍,让合肥迸发出创新的澎湃动能。
“70%”的主体地位
从不同维度分析3.91%,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看活动主体,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469.5亿元中,各类企业研发投入327亿元,占比70%。“可以说,企业占据着研发投入的主体地位。”戴兵说。
327亿元,从何而来?
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聚焦创新疫苗开发,安徽智飞龙科马研发投入保持逐年增长。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达6亿元。目前,20多个疫苗品种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离不开合肥的创新土壤。”智飞龙科马副总裁、研发中心执行总经理黄恩启说,企业在合肥打造了30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设备设施先进。同时,在各项人才政策支持下,培养了一支400人的高学历专职研发团队。
为了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合肥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6条重点产业链,继续加快一批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022年国科小研发投入补贴3亿元、高企享受税率优惠32亿元、企业享受高质量发展政策近百亿元……一系列支持政策直达快享,增强了企业创新动力。
“我们还探索‘揭榜挂帅’机制,建立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机制。”戴兵说,截至目前,面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已发榜项目超500项,揭榜成功近150项,达成揭榜研发合作金额超6亿元。
本源量子的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锐世医疗的脑部专用全数字PET、科大讯飞的交互认知大模型、悦芯科技的自主可控半导体高端测试设备……随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攀升,越来越多具有标志性的“合肥造”走进人们视野。
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作出更大努力,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合肥拉高标杆,继续勇毅前行!
·本报记者 葛清政·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5198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