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灿院士
郭光灿院士正在介绍量子计算机
实验室内,郭光灿与正在做科研的学生交流
实验室内,郭光灿正在做实验
编者按
十年,他们扎根一线,服务社会,拼搏、奋斗、开拓、进取!
从一个人的梦想到一群人的梦想,绘就合肥新貌。
即日起,合肥晚报、江淮晨报、合肥在线通过全媒体平台推出“合肥十年十人”系列主题人物报道和人物纪录片,用文字阐述和影像讲述的方式,记录合肥这个城市披荆斩棘、传承奋发的十年,记录人们在这座城市中风雨兼程、共谱辉煌的十年。
这十人,不是确指的十个人,而是身在十个不同板块的基层、一线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生活和工作,见证了合肥十年的发展。
这十年,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支撑的量子信息产业的崛起,也让合肥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焦点。合肥也将量子信息产业链列为全市的重点产业链之一。说起量子信息,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郭光灿。他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更是把量子信息引入国内的第一人,他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奠基人。
这十年,合肥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他和团队的深耕与创新。国内第一个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第一个量子领域973项目、刷新世界纪录将光存储时间提高到一小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这一个个可喜的科创成果让“科里科气”的合肥显得更加生机勃勃。郭光灿表示,合肥的量子技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未来可期。
新机遇——
十五年磨一剑, 量子产业在合肥落地生根
早在半个世纪前,郭光灿跟随中国科大来到合肥。从上个世纪80年代,郭光灿就开始研究量子光学,到2000年,用郭光灿自己的话说,他坐了15年的“冷板凳”。
1998年,国家实施973计划,支持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郭光灿信心满满地递交了申请书,可是却没了下文。因为大部分的教授研究的都是经典信息,甚至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量子信息是“伪科学”。然而,面对量子信息这一大好机遇,郭光灿认为,他决不能让自己和他的祖国错过这一个机遇。
1999年,郭光灿第二次申请国家的973项目,又失败了。这时,郭光灿的科研经费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他在中科院一笔5万元的经费下度过了艰难的一年,并着手在中国科大成立了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关于量子信息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就坐落在合肥。
可以想象,初始的量子实验室有多简陋。“我的实验室只有一台386机器,一台针式打印机,就这两个设备。我的研究生们都是轮流用这台386机器。”后来还有一个学生回忆说,当时他们都是排着队用设备的,谁到点了,就算没算完也得下来轮到别人。
2000年,郭光灿满怀希望第三次申请973项目,结果还是失败了。直到2001年,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实验室没有场地,学生们面临着没有办法做实验的窘境,这对于一个实验室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郭光灿仍旧凭借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多方周旋,为实验室争取来了场地。也正是在这一年,郭光灿第四次申请973项目,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是国家首个在量子信息领域的973项目,他拿到了2500万的科研经费。
新目标——
用千万经费成就国家量子信息的未来
“只要有一点希望,我就会去做。出差一个人,到宾馆一个人,做报告我一个人,一个人修改报告。”那时,郭光灿一边要领导他的小组完成论文,一边又到处去申请经费,到处碰壁。但是他却仍然很乐观,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坚信量子信息科学一定会被国人所接受。
在创新的这条路上,郭光灿始终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他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四次坚持带来的影响,对多年后的合肥是开创性的。合肥也因为这样的契机,成为了全国量子产业发展的中心。
申请到973项目后,郭光灿作为首席科学家,他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团队,而是考虑国家量子信息未来的发展。
“这么大一笔钱,我不能把这个钱全部用来发展我的个人团队。”郭光灿说道。他认为,中国要在世界上竞争,光靠一个团队是肯定不行的,他必须团结国内所有的力量来壮大这个队伍,全方位地发展量子信息科学。
正是有了这样的“大义”,郭光灿后来组建了最初的量子信息科学队伍。从这个队伍里,走出了多位院士。如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郭光灿主导的这个973项目的实施,是今天中国量子信息科技蓬勃发展,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获得话语权的重要转折点,也为中国量子信息科学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成就——
十年来团队不断创新,科技成果国际领先
这十年,郭光灿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用他的话说,“我这一辈子做好了一件事,培养了一批人,兑现了对学校、对国家的承诺,承担了我这一代的国家责任,履行了历史担当”。
去年,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将相干光的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大幅刷新了2013年德国团队光存储1分钟的世界纪录,向实现量子U盘迈出重要一步。今年,郭光灿团队又取得重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多模式复用的量子中继基本链路,展现了多模式复用的量子通信加速效果,并实现了两个固态存储器的量子纠缠。该工作为高速率、大尺度量子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实现方案,成果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除了科研上不断产生的技术成果,在工程实践上,郭光灿的团队也屡屡获得佳绩。诞生于合肥本土的本源量子就将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迈向工程化,专利数量居世界前列。
截至目前,郭光灿培养出的博士达90余人,其中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
新征程——
合肥的科技创新未来可期
有了像郭光灿老一辈科学家的耕耘,加上新时代以来一代又一代量子信息领域人才的前仆后继,合肥在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量子纠缠网络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国际一流水平的原始创新科研成果。
十年来,合肥高新区一条并不宽敞的云飞路已然家喻户晓,正因为这里坐落着以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为代表的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这里也被大家称为“量子大道”。而这三家著名的量子企业则是分别由潘建伟院士、郭光灿院士以及杜江峰院士牵头创办。他们分别致力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将量子信息从实验室里的科学技术带到了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开始一步一步走向工程化、产业化的道路。
“我们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希望量子工程师们可以坚持做下去。”多年来,郭光灿一直致力于把量子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应用。而时至今日,量子早已从“冷门”走向了世界最热的风口。而这十年,合肥也因为有了中科大以及这所高校走出的莘莘学子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成为量子科技的中心。
郭光灿认为,量子必然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必争之地,为迎接人类社会新时代的到来,需要向更多的年轻人普及量子力学知识,合肥的科技创新未来可期。
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文 李福凯 王浩/摄
本文来自“合肥在线”,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https://5ihefei.com/read-730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合肥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合肥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